诊室故事230·使用生长激素后,身高能长多少?
使用生长激素后身高能长多少?这是很多家长都关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统一答案。每个娃,就像是不同的种子,每个种子的生长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外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依然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举个例子🌰吧。
前段时间看了个7岁多的女孩,身高112,符合身高矮小标准(7岁女孩第3百分位身高是113.3,平均身高122.5),体重也很瘦。
父母身高其实都还可以,爸爸174,妈妈159,遗传身高均值160(第50百分位),这娃与遗传身高均值相差10厘米左右。
对这种遗传条件不差,但自身条件没赶上的娃,考虑的东西总会更多一些,比如出生情况、日常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疾病因素干扰等等,都得考虑到。如果是针对遗传性身矮的娃,考虑的过程可能还会相对简洁一些。
这娃出生有点早产,36周+出生,出生体格也偏小,后期又有各种过敏、生病之类的干扰,再加上妈妈属于晚发育的,所以综合因素累加在一起,让这娃的身高逐渐偏离了遗传曲线。
随着年龄长大,这娃和同龄人之间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家长对身高这事也越来越焦虑,所以我就给娃做了一系列检查。
家长最关注的生长激素检测其实还真没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数值是12,单看激发试验,孩子是有生长激素的极限分泌能力的。
但生长轴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却是偏低的,是同龄儿童的第3百分位以下,同骨龄儿童的第10百分位。
骨龄落后2岁多一点。
其他检查,包括基因和染色体的检测,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发现。
综合这些检查结果,以及这娃的生长情况,这娃目前属于特发性身矮。
特发性身矮,属于生长激素的治疗指征之一。
家长经过一番考虑和纠结,最后决定给娃使用生长激素干预。
目前使用生长激素半年时间,身高增长6.3厘米,从最开始的-2.7SD上升到目前的-1.57SD。
生长激素使用的类型是短效水剂,剂量也不算大,大概是每公斤体重每天0.1单位。
虽然骨龄与年龄之间的差距,目前也还没缩小,依然是2岁左右的水平。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有所上升,大约是同龄儿童的50百分位水平,骨龄儿童的75百分位水平。
治疗过程还算顺利,没出现各种不适反应,监测各种安全指标也显示一切正常。
我跟家长说,你看,治疗前预测身高是150,现在预测身高已经进步到156了,让我想想啥时候停药啊,家长说,别别别,先别停,等我再考虑一下[笑cry]
看,这就是使用生长激素之后的另一个心理效应,上瘾[黑线],尤其是那些干预效果不错的家长,更容易出现这种心理。关于停药这个话题,下期再聊吧。
#医笔医话##健康知识打卡月##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