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泻话乌梅之医案介绍明代《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记载:“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

皓诚谈健康 2024-06-21 07:23:40

生津止泻话乌梅之医案介绍

明代《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记载:“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生津,能安泻痢。”说明乌梅在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乌梅在历代医家临床上多有使用,让我们通过古代医案来认识它吧。

《临证医案指南》泄泻——清•叶天士

唐 胃中不和,不饥少寐,肝风震动,头迷,溏泄,高年经月未复,两和厥阴阳明。炒半夏 人参 枳实 茯苓 炒乌梅肉。

按:泄泻之证,因肠胃虚冷而邪气乘之。《内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风伤肝, 肝木旺而克脾土,属外因。若七情不平,脏气受伤,属内因。若饮食生冷伤脾,属不内外因。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多是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湿者燥之。

同一味中药的不同炮制法,体现在药物的功效主治上有一些差别。如乌梅,炒后增加温性、涩性,增强了其收涩的作用,多用于腹泻的治疗。有学者统计,《临证医案指南》中运用乌梅治疗的病种达27种。

0 阅读:35
皓诚谈健康

皓诚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