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农民陈永贵主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而当陈永贵向华老辞别时,忍不住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4-06-18 19:41:24

1980年,农民陈永贵主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而当陈永贵向华老辞别时,忍不住痛哭出声怀念毛主席:“除了毛主席,还有谁会把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 1963年,大寨村遭遇了毁灭性的特大洪灾,翻涌的洪水仿佛要把这个小村庄彻底抹去。就在政府准备展开救援行动时,这个村子的陈永贵却坚持要靠村民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 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全村上下急如星火,日夜兼程,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较量。他们咬牙挖沟引水,浇灌庄稼,他们拆房筑坝,防御洪峰,他们廖无一物,却丝毫未曾气馁。 终于,这片黄土地在大寨村村民的努力下再次绽放出了希望的火种,当年底,大寨村不仅创造了亩产704斤的丰收奇迹,更让每一个村民都能住进崭新的砖瓦房。 陈永贵和大寨人的壮举很快就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召见陈永贵,邀请这位朴实的农民来到北京,倾听他的宝贵经验。 这是陈永贵第一次与这位救国救民的伟人近距离接触,用餐时,毛主席亲自为陈永贵夹菜,把最好的食物送到他面前。毛主席对陈永贵的关怀备至,实实在在体现了一个伟人对农民的厚爱。 次日,陈永贵与毛主席握手的照片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毛主席亲自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陈永贵和大寨精神,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全国上下随即掀起了学习大寨的热潮。 有了毛主席的亲自提携,陈永贵很快就被党中央重视起来。他由村书记到县委书记,再到省委领导,最终被毛主席亲自提拔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农业工作。 一介农民竟能坐上如此高位,可见毛主席对农民运动的高度重视和期望。 尽管陈永贵逐渐位高权重,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和初心,他固执地拒绝了迁往北京户口的建议,他甚至连副总理应有的住房也没有使用,而是继续居住在普通人家中。 更让人钦佩的是,尽管身负国务院副总理这一重任,陈永贵依旧保持着亲力亲为的传统美德,经常前往田间地头亲自劳作。这份朴实无华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 正是凭借这份公而忘私的品格,陈永贵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的农业事业添砖加瓦,为亿万农民谋福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时,陈永贵却逐渐与时代脱节。作为一名彻彻底底的毛泽东思想拥簇者,他对于改革开放新政的一些做法和观念存有难以根除的顽固思想,难以真正地接受和认同。 一方面,陈永贵的做事作风过于保守,以至于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与中央的新路线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对农村发展道路的认知还停留在依靠人民内部力量的"自力更生"模式上,与新时期大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相去甚远。 这种思想上的落后和保守主义,很快就在群众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响。来自基层的检举信越来越多地指出陈永贵在工作中的失误和缺陷。 作为一名朴实的老革命,他虚心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批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永贵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形势了。 是故,在1980年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陈永贵主动请辞,放下了国务院副总理这一重任。 回顾陈永贵这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毛主席对他的影响可谓深远。在旧中国,农民备受贫困和剥削的双重压迫,地位卑微,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农民出身的陈永贵才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当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时,他难掩内心的激动,泪流满面地说:"是毛主席给了我这个小小农民如此大的荣誉,让我有幸为亿万农民代言。" 从此,农民的身份不再是被人歧视和鄙视的对象,而是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崇高的地位。一个农民竟然能够成为全国人民的领路人,这在旧中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正是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的伟大力量,是他给予全体农民最好的馈赠。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孙女解密陈永贵升迁内情:如何进入高层视野》;央视网——《史海钩沉:邓小平应对陈永贵时的深层考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