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228·性早熟需要使用抑制剂吗?对性早熟的娃来说,有两个难点,一个难点是

雨竹谈健康 2024-06-12 16:35:40

诊室故事228·性早熟需要使用抑制剂吗?

对性早熟的娃来说,有两个难点,一个难点是需不需要使用抑制剂,另一个难点是什么时候停用抑制剂。这两个问题,其实答案都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法照搬别人的答案。虽然处理方法各式各样,但其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因为治疗性早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身高,所以可以用身高获益来判断是否开始治疗,或啥时候停止治疗。当然,还有其他的角度,这篇就只从身高角度说一下。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

8岁半女孩,因为胸部发育看诊,观察了半年,发育程度肉眼可见的在进展,身高长速也开始有点见长,做了性激素检查和超声都提示进入了青春期阶段,最重要的骨龄也是提前的,提前了2年多的时间(这孩子骨龄提前的原因比较多,比如她是早产、超重,也有因为过敏反复的各种用药等因素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的基础身高不错、骨龄即使提前一点也没关系,通常不会太损耗身高(通常情况下,对早发育的孩子来说,骨龄每提前1年,身高大约损耗5-6厘米,身高百分位会同步下降25-50个百分位)。比如对一个8岁女孩来说,如果身高是135(第90百分位),骨龄提前1岁,按骨龄来看,身高是50-75百分位,身高依然还是中上等,但如果骨龄提前较多,比如提前2岁半,那她的身高就损耗了14厘米,按骨龄来看,她的身高相当于第10百分位的水平,属于中下等的水平。

这孩子和同龄人相比,身高不算矮,8岁半,身高134,处于50-75分位之间,但按骨龄来看,骨龄将近11岁,身高相当于第3百分位,这个位置的身高相当于成人身高的150。家长对这个预测身高表示不满意。按遗传条件来看,的确也有一定差距,爸爸身高173,妈妈身高165,遗传身高均值162.5,相差12.5厘米。

基于以上评估和家长对孩子未来身高的预期,计划给这孩子进行GnRHa抑制剂的治疗。

之所以进行治疗,是因为想通过使用抑制剂,延缓一下性发育的进展,通过减少性激素的分泌,来抑制骨龄的快速成熟,来为她争取更多的生长时间。

那对于这孩子来说,使用抑制剂进行治疗,对身高的帮助有多大呢?对于女孩来说,通常骨龄达到14岁左右,骨骺就接近闭合了,很难再有大幅的身高提升了。而这娃,目前骨龄11岁,骨龄不算小了,距离骨骺闭合,还有大约3年的时间,如果一切稳定的话,3年后这孩子的身高大概率应该能达到将近154的水平,3-4厘米,应该是这孩子理论上能获得的身高收益。身高收益之所以不算大,是因为这孩子的骨龄偏大了,对于大骨龄的娃来说,能争取的时间有限,所以身高获益也会受限。

至于为了提高身高收益,在治疗过程中要不要增加生长激素的问题,这个要取决于她在使用抑制剂的过程中,身高增长速度怎么样,如果身高增长能维持每年6-7厘米速度或更多,那就不太需要,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比如每年不足4厘米,那就需要考虑增加生长激素的情况。

总结一下,对这孩子来说,因为她的骨龄身高的确比较低,在第3百分位左右,所以家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进行治疗,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即使身高收益有限。但换个角度来看,假如同样的情况,预测身高158,不知道家长还会不会选择进行干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身高投资的问题。

#医笔医话##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儿童健康守护者计划#

0 阅读:3
雨竹谈健康

雨竹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