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著名白话诗人、文字学家,“她”和“它”字的创造者刘半农因病去世。 作为当年《新青年》战阵中的伙伴,鲁迅先生应邀做了一篇《忆刘半农君》。 这篇文章感情深挚,叙事平实,但其中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颇为人们所称道: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这里所谓的武库,就是城府,鲁迅先生写这段的原因是突出逝者刘半农胸无城府,待人真诚。但是他却无意间“抹黑”了另一个胡适。似乎在告诉人们,胡适这个人表里不一,城府很深。 有趣的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其友人的信中,却说他和鲁迅从来都没有参加过《新青年》的编辑会。 甚至作为该杂志的编外编辑,周作人连杂志有没有所谓的编辑会都不是很清楚,他只说,编辑会或许是有的。 建国后,大陆掀起了一场胡思思想批判运动,写了很多关于胡适的文章,而在海外的胡适,无一例外的把这些文章全都读了。 其中有一篇文章引用到了鲁迅这段话,胡适在旁边批注,鲁迅说的大谎! 鲁迅为什么要说谎呢? 假使他只是想做一个比喻,完全可以说在生活中或者在与胡适的交往中,特别注意胡适,为什么要说在新青年编辑会上特别留意胡适和陈独秀呢?
1934年,著名白话诗人、文字学家,“她”和“它”字的创造者刘半农因病去世。
书生说文化
2024-06-05 21:51:19
0
阅读:33
高腐衰
在公知和台湾水军的吹捧下胡适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