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25岁外地小伙跑到上海,投入80万开了家面馆,坚持了6天就关门大吉。 这条新闻很快上了热搜,引发大量吐槽,大多是冷嘲热讽,笑话小伙不自量力。然而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亲身创过业呢?想必没几个,所以说来说去说不到点子上。 2000年后,上海的餐饮非常火爆,那时没有什么奶茶店、咖啡店,也没太多连锁品牌,就是各种独立的饭店,路边小饭店一家挨一家,高档的酒楼也几乎是家家爆满。那时还没有外卖平台,最多就是饭店自己的人就近送一送,所以主要还是靠堂吃。 很多人认为是疫情拖垮了餐饮业,也有不少人认为外卖平台是罪魁祸首,其实供过于求才是首要原因。记得大概是2018年前后,上海大力整治市容,大量关闭了路边小店,表面看好像饭店少了。但大大小小的商业广场可是越来越多,要想吃个饭有太多选择余地,再加上服装鞋帽实体店大量关闭,很多都被餐饮店接盘。 外卖平台崛起后,看上去似乎为餐饮店带来了大量流量,实则有三个弊病:一是大大降低了餐饮店的利润,餐饮店事实上成了外卖平台的代工;二是堂吃被大量分流,使得店面和店员被闲置;三是诞生了许多“假实体店”,这些店聚集在阴暗狭小的地下室,摆几张桌椅只是装样子,基本就靠外卖,而外卖平台也主要是为他们导流。 在餐饮实体店还很火时,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多数人误以为上海的所有饭店都很赚钱,因为几乎每家都人满为患。但事实上,这些店的确一直都开着,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店过段时间就换了门面,还有的店门面没换,但被盘给了新的接盘者。如果很赚钱的话,为何这么多店要换人呢? 所以说餐饮店一直就不是暴利行业,当然那段时间的那些高档饭店除外,更何况现在消费紧缩,实体店被挤压,不是那家店靠自身能力就能翻盘的。 这个小伙说自己有做菜技术,也可以在门面装修上下功夫,当然也可以在服务上严格要求,但所有这些在微薄的利润、有限的门面流量面前,都不是关键因素,而恰恰后面这两个因素是市场决定的,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 有围观者说自己开店太难,不如加盟。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爆雷的连锁品牌还少吗?而且连锁店数量多,并不代表每家店都能赚钱。这也很好理解,连锁品牌就算再会炒作,也改变不了市场形势。 创业就像飞蛾扑火,总有奋不顾身的,尽管精神可嘉,但实在应该多点理性。支撑很多创业者义无反顾创业的是什么呢?中国这么大市场太大了,上海这么繁华消费太多了,先做起来总会有办法成功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是很可笑? 除非有独特的资源,否则最好不要贸然创业,这就是我的忠告。
#创业# 25岁外地小伙跑到上海,投入80万开了家面馆,坚持了6天就关门大吉。
钦泽练八段锦
2024-05-30 23:19: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