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局长简历被撤下,他真的“因言获罪”了?这个事件跟我们理解意义上的“因言获罪”,还真不一样。 他的茅台言论惹祸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作为公职人员的处事态度的问题。 茅台局长的态度有什么问题?这点我们得从他的茅台言论着手去分析。 茅台局长全名叫窦平,是安徽全椒县生态管理分局局长,科级干部。5月28日,滁州河水污染,出现大量死鱼死虾,央视记者调查后问局长“水进入河里,是不是有毒的?”言外之意是环保局应该对水质进行检测? 窦平局长听了立马称“没必要对水体做毒性分析”,理由就是他的茅台理论,他原话如下:“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窦平的话,乍一听还挺机灵,似乎也有道理,毕竟,鱼喝水喝死了,可能是本身就有病,跟人和茅台死了道理一样。 可问题是,这话背后折射出的是他身为公职人员对待媒体和公众的“对抗”态度啊,他这会形同于“怼”,说得更严重点:是高高在上的“指责”。 这种居高临下指责,当然是基于他的“人民公仆”的身份,它极其容易让人产生不适。 这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活像我们幼年无缘无故被打了以后告老师或者家长,却被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老师或家长来一句:“你不惹事,人家会打你吗,他怎么不来打我呢?” 所以,若进一步翻译局长怼记者和民众的话,可以这么翻译:“这不还有鱼没死吗?你怎么就确定是水的问题啦?你说话带没带脑子?一天到晚净找事。还有喝茅台酒喝死了的,难道也要给茅台酒验毒?没事,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啊,别瞎逼逼!” 如果前者体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不负责任,那么后者体现的也是公职人员的推卸责任,甚至“渎职嫌疑”(不想做事)。 全世界不想负责、不想做事的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窦平局长肯定已经多次用解决“提问题的人”的方式,“解决”了不少问题,所以,在面对媒体记者提问时,也自然而然地“故伎重演”。 可惜,媒体终究不同于他以往遇到的小老百姓,媒体对接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而老百姓团结一致,所起到的作用,是惊人的。君不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的就是老百姓团结一致的作用。 窦平局长估计现在还没明白自己怎么被撤的!为了让他“撤”得明白点,在此提醒他:遇到类似问责事件,绝对不能站在提问题者的对立面,任何时候站在人民对立面,都是危险的。 你应该第一时间承认问题,这是态度,好态度才能稳住提问题者。第二步,你应该检讨。第三步,就是提出你们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此做官,虽然复杂了点,可总不至于丢官帽不是。 事实证明,做官的确是门大学问,必须与时俱进啊。信息爆炸时代,过去的那套“干掉提问题的人”的搞法行不通了。要整改。 这么说起来,信息爆炸,的确是有好处的,它让监督变得越发容易起来了,这对老百姓是好事,对官员可就未必了。 话说回来,哪怕信息再爆炸,若为官者一心为民,而不是成天惦记着茅台,想着干掉提问题的人,群众的监督只会让他们闪闪发光吧! 最后是结论:茅台局长压根儿不是因言获罪,他被撤简历,一点儿不冤,纯粹是他应得的!说实话,撤简历还是轻罚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茅台局长亦是如此! #茅台也能毒死人#
茅台局长简历被撤下,他真的“因言获罪”了?这个事件跟我们理解意义上的“因言获罪”
李满谈过去
2024-05-30 00:17:31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