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娃放学回家,一顿懒洋洋的吃喝玩乐之后,漫不经心、慢条斯理、就像说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一样,说:对了,妈妈,我今天把校服外套丢了[黑线]我当时的心理活动特别丰富,如,你咋不早说?咋丢的?丢哪了?你反思一下,看看以后怎么避免?一共两件校服,你丢一件,我还得买,买了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到货,衣服都不敢洗,洗了万一没干,你都没衣服穿……一顿心潮澎湃之后,我就像被人打了一拳,跟娃说:没事儿,上了8年学,你就丢了这么一次衣服,比我强多了[黑线]
这个事儿,让我想起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失败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在大人和孩子身上都有可能出现,孩子通常比大人更敏感一些,所以更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如果出错之后不断被指责、批评、打压、甚至讽刺和嘲笑,被激发出来的,也许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放弃努力,直接躺平,破罐子破摔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有些是浅层的,单纯情绪方面的反抗,有些是深层的,直接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日积月累,本来该会的东西,也不会了。
娃犯错,倒也不是说不能批评,就是说,要掌握好那个度,用合适的矛去对付合适的盾,攻击力和抗打力得匹配上才好。我虽然没批评娃丢衣服的事,但我让他自己下单买衣服,用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查物流信息,也让他看着天气决定洗不洗衣服,希望用这个方法,以后能让我少操点心[笑cry]
#医笔医话##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儿童健康守护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