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有一个经典的“面包自由理论”,很多人因为他的这一理论而称赞他高瞻远瞩,甚至还

李满谈过去 2024-05-18 23:19:00

胡适有一个经典的“面包自由理论”,很多人因为他的这一理论而称赞他高瞻远瞩,甚至还有人因为他的这一理论,盛赞他“未卜先知”。 胡适发表这一理论时,正是在国民党即将倒台前,他犹豫该不该赴台之际。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他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去了美国,并在赴没前,似是说服自己,又似是说服其他人地道:“在美国有面包有自由,在苏联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没有自由。” 胡适好友陈廷阁等人劝他留下,他实际也得到了消息:“只要留下,可继续在北大任校长,且待遇只升不降。” 胡适不为所动,还愤愤地说:自己之所以离开大陆,是因为坚持学术自由,坚持独立人格,坚持不做思想的附庸,而未来的北大必将没有这种氛围,必将不会再出现真正的思想家、科学家。 半个多世纪后,回听胡适“面包自由理论”者,竟齐刷刷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如前文所说的“夸赞派”,另一派则是“鄙视派”。 “夸赞派”们用当时留在大陆的几个极端文人例子,如饶毓泰在特殊年代被逼自杀,吴宓在特殊时期被逼跪着批斗、扫厕所等。他们大喊着:“胡适未留在大陆简直是躲过一劫!”言毕,他们还要拿出胡适儿子胡思杜留大陆最终自杀的种种,来佐证胡适的“先知先觉”。 而后,“夸赞派”们还要讽刺一句:后来的北大真的没有自由了,当真就没出思想家、科学家,北大已死。 “鄙视派”们则从根本上质疑胡适当时离开大陆是为了“面包”,他们说:“蒋介石走的时候,把黄金、文物等等值钱的东西全带走了,带不走的也毁得差不多了,当时的大陆一穷二白、千疮百孔。胡适选择跟着蒋介石赴台,就是精致利己,也难怪,当时,任谁也会认定跟着蒋介石一定能过好日子,跟着共产党一定会过苦日子。胡适一直很小资,又爱打麻将,一点吃苦耐劳精神都没有,他选择赴美,压根儿就是选择荣华富贵、逃避吃苦罢了。所谓的‘自由’,只是他找的幌子,以冲淡他的精致利己性罢了。” “鄙视派”们还补充说:“胡适这种人,能搞37个博士头衔,就凭这一点,就知道他有多‘精致利己’,跟在各国留学16年,却为了能力不要文凭的爱国文人陈寅恪(留在大陆)完全是两类人,他们的选择自然也必然不同。” “鄙视派”们也并不认为胡适早已猜到了吴宓等人的悲惨遭遇,他们认为:那段特殊历史是极大的特例,实际上,那十年根本就是意外,胡适的‘先知’只不过是‘碰巧’罢了,并不能说明胡适未卜先知。 “鄙视派”们对“夸赞派”们口中的“北大后来没出大家”也极不认同。他们认为:“民国时候,除了胡适等极少数精英,全是文盲,说得不好听点,随便到国外镀个金,像胡适那样一边镀金一边玩玩女朋友,也可轻易回来当大师。可新中国成立后,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了,连农民子女也进了学堂,在国人素质普遍被提高的情况下,胡适之流成了平平无奇的存在,自然出不了‘大师’了,忽悠不了了嘛!” 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民国的所谓胡适一类的大师们,只不过是生对了时代,生在一个全是文盲的时代,他们和真正的大家,如孔子、孟子等相去甚远,根本就是积贫积弱中国造就的‘假大师’。 “鄙视派”们还颇有点讽刺地揭露了胡适离开大陆后的生活:因不被蒋介石待见,流亡美国9年,期间不得不接受友人捐赠。晚年再度赴台,并谋了个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务,此间的他终于再次过上了精致生活,可因蒋介石依旧不待见他,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胡适流亡美国9年后,在台湾只活了4年,这四年,他有“面包”却并没有“自由”,因为,当时的蒋介石始终搞专制,最忌讳的就是自由。可胡适看不清形势,越没有自由越呼吁自由,结果是闹得很不愉快,致自己晚年非常难受。 相比当年在大陆时的风光无限,在台湾的最后4年,胡适寂寞又落寞,其心中煎熬可想而知。 蒋介石恨透了胡适,他表面对胡适恭敬,私下却经常在日记里骂胡适,1960年10月13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在提及胡适时说: “闻胡适定于十六日回来,是其想在雷案未覆判以前要求减刑或释放之用意甚明。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胡适年仅71岁突发脑溢血过世,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鄙视派”认为:若胡适没有早早就过世,他的结局可能会更加凄惨,或者,死于非命,也并非没有可能。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图为胡适和长子胡祖望、孙子等在台湾住所前合影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白杨

白杨

3
2024-08-11 01:58

胡汉奸!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