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追求平静的心情,七情六欲是怎么回事,有啥问题吗? 人的情绪缘何所属? 《礼记·礼运》中提到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 黄老道家中医理论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众家说法看似不一,其实一以贯之,都是中华文化对于人的七情六欲的总结分类以及归纳。 人为何有七情六欲? 现代人认为: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一般地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是指:食,财,物,权,情,性。 人为何有七情六欲:因为人有情感细胞的高级动物,是其他生物不具有的。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我们禀赋了自然宇宙,天地而生,自然有天地不同的偏颇。这七种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不必去学就具备的,《礼记》“弗学而能”就是天生即知。人在天地中,禀赋了五行之气,五行就是五种情绪,是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中国古代医学认为: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因为七情对应着我们体内的七种脏器,历来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追求“抱朴而守一”“宁静以致远”“”精神内守“等,都是让我们斩除”色,声,香,味,触,法“。 《阴符经》有云:“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这说明,天地在阴阳五行的流转运化中昭昭然体现了天地的生灭不息,自然属性,那么人呢?也是在天地阴阳五行中“生克合化”带有了其象,自然就出现了不同的情绪以及态度。 《阴符经》”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者,既是人秉承了天地阴阳五行的运转流行后的自然属性,是天人合一的人的本性,是在天地动静变化规律中无形的变化着,这就叫机心。人性的变化都是由这“机”来决定,如果用天之自然规律的道来端正人性的方向,人们才能克服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主观欲望,达到存天理定人性。 人的心是禀承于天地之性的,人性是随着的自然变化规律而变化着的,所以说人性即是天性,人们的心常常自然而然,却又不知所以然,比如人认识到自然规律中往往受到风寒要感冒,受到炎热要中暑,但是没有认识的东西很多,这就叫做“机”。天之所以能够动,地之所以静,这也是“机”在起作用。这种“机”表现在人身上就是生命长短,身体好坏,人格高低,事业成败等等诸多方面。“立天之道”就是要用天地自然规律来端正人性的方向,既修练自己的人性,又按照自然客观规律成就事业,以天理定人性,真正达到性命双修。
人为什么要追求平静的心情,七情六欲是怎么回事,有啥问题吗? 人的情绪缘何所属?
清阳易有学
2024-05-15 15:52:2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