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225】7岁半女娃、胸部发育、骨龄提前、需要抑制发育吗?不知道从啥时候

雨竹谈健康 2024-05-13 22:55:14

【诊室故事225】7岁半女娃、胸部发育、骨龄提前、需要抑制发育吗?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早发育,被贴上了“生病”的标签,遇见早发育的情况,就想下手去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对待早发育,有以下认知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如下:

🌟并不是所有早发育的娃,以后都长不高;

🌟很多娃早发育,是因为个人体质的事,不算是病,就像我们大人,也有很多人是早发育的,但成年生活质量也没受啥大的影响;

🌟身体发肤,都有自然规律,真正的美,是最自然的状态,科技手段虽然能优化暂时的缺憾,但难免会留有加工的痕迹;

🌟人与环境息息相关,发育的节奏是日常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点滴积累的结果,即使药物能改善发育的节奏,但怎么都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情绪心理状态;

前阵子我看了个快7岁半的女孩,因为近期发现胸部发育来看诊的。除了胸部轻微发育之外,没别的表现,身高长的也不快。

因为这娃年龄的确偏小,所以我先对娃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基本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引起早发育的情况,推测大概率是和个人体质相关的。

对于早发育,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身高,所以我先给娃做了骨龄。骨龄的确有点超前,比年龄大了1岁10个月,按骨龄的预测身高大概在157左右。

这个身高我觉得挺正常,本不打算再折腾孩子做其他检查了,想让孩子过段时间复诊看看,但家长说:王医生,我是个急性子,我家买打印机,我都是按打印速度快慢选的,您就别让我等了,现在就给我做检查吧[笑cry]这心态,作为家长,我特别理解,就像我之前有个同事,她家娃,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胸部发育,她急的不行,大晚上给我发信息说,你们内分泌科,咋没有急诊呢[裂开]

我给娃又补充了相应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各种性激素、相关激素水平都正常;子宫卵巢卵泡也还没有发育;肾上腺也没啥事……

这些检查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3周的时间才把结果等全。待我约妈妈再来门诊“宣读”检查结果的时候,妈妈一扫第一次见面时候的焦虑,眉目舒展,神秘的跟我说:王医生,娃的胸部又变平了,回缩了。我问妈妈,这段时间都干了啥?妈妈说:也没干啥特殊的,就按您说的,把垃圾食品停了、每天早早轰上床睡觉、周末出去遛娃……娃在旁边说:妈妈还把我课外班停了[允悲]

听起来是不是挺好笑,但其实现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

在中华儿科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关于《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规范化诊断和评估》(陈津津,姜艳蕊)一文中,对现代生活方式进行了如下描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儿童超重或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膳食结构变化、营养不均衡、生活方式变化、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活动不足。。。。。。如果对号入座一下的话,你中招了几条?

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天然食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的味觉需求,而垃圾食品却越来越博得孩子们的欢心,已知数据的安全,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安全呢?对别人来说没问题,对自己来说,是不是也没问题呢?

养娃是应该速成,还是应该静待花开呢?大人的身心在高压状态下,也许会爆痘、脱发、长各种结节、月经不调、暴瘦或暴胖……如果孩子们身心也处在高压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果身体的内环境不稳定,生长发育节奏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对这娃来说,虽然她骨龄提前了,但她的各种性发育检测数据还好,与骨龄提前的程度并不匹配。所以她的骨龄提前,并不一定是因为早发育的结果。骨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性发育只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生活方式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即使有些早发育的娃,需要借助外界药物的干预,但自己也不是啥也不需要干的,该自己干的那份活儿,也不能偷懒。

我没给这娃进行药物干预,叮嘱3个月之后复诊。妈妈担心骨龄提前会影响长高,我跟妈妈说:没事,再看看吧,骨龄不会永远提前的,对有些娃来说,有时候骨龄会停下来一段时间等她的,而且有的娃,虽然骨龄提前,但身高长的速度也快,优势的身高长速也许能弥补掉骨龄提前的遗憾。

#医笔医话##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儿童健康守护者计划#

0 阅读:26
雨竹谈健康

雨竹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