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早期官窑青花缠枝纹观音尊一个
尺寸:高35.5厘米,腹径15.8厘米,底径11.93厘米,口径9.5厘米,重2040克(4.08斤)。
品相:完美全品。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本观音尊就是康熙早期官窑无款青花瓷。康熙早期无款居多,康熙二十一年之后均有落款。此瓷青花钴料是使用浙料,呈色灰蓝,本瓷在浓重出发色较艳黑,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这件瓷器是到代的康熙早期官窑,我们看现在很多青花瓷不到康熙,康熙早期青花瓷柴火窑烧制,青花钴料浓重处起翘等瑕疵较多。这恰恰是古瓷老的标志,在康熙浓重、浓密、满密、堆砌繁琐画工的头浓青花中,都有此现象,只是多与少的区别。康熙青花分五彩嘛、在正浓、二浓、正淡、影淡青花中这些青花起翘离皮现象减少。本瓷二层台双圈足。
这件瓷的特点就画面满密、浓密、级密,画工精细、满工,它和如我一对“康熙官窑青花冰梅观音尊”(看对比图)艺术处理画法恰恰相反,康熙官窑青花冰梅观音尊是满青花底、留白梅,这件观音尊画得满密纹饰、留底白少,两者都是为了形成强烈对比,在康熙青花中,画工满密之器甚为希少,这种计白当黑、计黑当白的艺术手法在康熙存世青花中存世极其极少,百万分之一,费料、费工、费时、费力,只有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的耗费很长时间才能画成,所以这件康熙官窑瓷器魅力正在于此。它虽有原始的烧制瑕疵、青花起翘、缩釉等,但看您站在上面角度欣赏它,它很漂亮,亭亭玉立,浓艳无比。瓷器很难面面俱到,本身就是各是各的味。
这件瓷器釉水也很好,糯米胎,造型饱满,青花发色艳丽,浓淡有致,造型流畅,构图严谨,画工细腻,画工浓淡搭配相宜,深浅变化自如。纹样构图繁密,但也不失规整;绘画笔触精细,却仍保留粗犷,胎质坚实细润,除底足部分内外通体施透明釉,釉色白中略泛青,莹润透亮,紧致硬朗,整器胎质坚硬细密,胎骨厚重,构图饱满,工致华丽。造型优美,清贵雅致,赏心悦目。标准康熙时代特色。该尊方方面面都到位的。
这件是康熙官窑无款青花古瓷观音尊,格调高雅,开门到代,老得直掉渣,一眼货,懂者能从该瓷的任何点点信息中都能看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