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热水的历史其实才30年而已。在此之前大部分人,日常饮水大多一直都是直接饮用冷水。虽然从古自今都在认知里面倾向于热水有益健康,冷水无益健康。但是因为古代国人普遍缺乏燃料,有限的一点点燃料都是用在取暖和加热食物上了。而专门耗费燃料来加热冷水来饮用的情况只有达官贵人家才能做到。 古代底层中国,有着悠久的喝凉水的传统。国人想喝一口热茶,基本上都要去专门的茶肆、茶楼、茶坊。宋元时期的人家,日常生活,“除了做饭,不准备热水。……一般人家一年四季喝生水,只有生病的人才煮开水喝。” 在同治年间,日本学者峰源藏访问了上海,并目睹了上海民众处理江水的相同方法——“江水浑浊,不适宜直接饮用,人们通过使用明矾使泥沙等杂质沉淀,然后才能勉强饮用”。尽管明矾可以有效地使河水中的泥沙和其他悬浮物沉淀下来,但它并不能消灭水中的病菌。 进入民国后,底层普通人仍然喝不起热水,1930年代,上海工人因生活艰难,用“熟水店”便宜开水煮饭节省燃料开支。同期,陈翰笙与北平社会调查所调查河北保定清苑县11个村,发现村民燃料匮乏,多饮生水,11个村子仅2户有暖水瓶,凸显生活艰辛。 1970年,作家杨绛被派往河南的“五七干校”参与农业劳作,由于当地资源匮乏,连草都成了稀缺的燃料,人们不得不连根铲下干草作为烧火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杨绛不得不饮用生水,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80年代,燃料短缺仍是官方关注焦点。70年代推广“人工沼气”解决了部分群众燃料不足和饮用生水问题。80年代,省柴灶普及解决了农村开水难,提升了生活质量并节约了资源。直到90年代中期,多数中国人才能随意喝热水,这一变化仅过去30年。保温瓶年产量从1957年的0.3亿个增长至1997年的2.66亿个,反映了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和热水普及的进程。
中国人喝热水的历史其实才30年而已。在此之前大部分人,日常饮水大多一直都是直接饮
五千年播古纶巾
2024-03-06 08:59:40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