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选拔人才,明白这个到底你也就明白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底层逻辑

五千年播古纶巾 2024-03-04 09:59:16

考试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选拔人才,明白这个到底你也就明白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底层逻辑。当年大明洪武三十年间发生南北榜案,当年会试录取51名考生全部来自南方。朱元璋震怒,随后又亲自从北方人中选拔了61名进士。有人就会觉得疑惑,为何最高统治者毫不关心选拔出来的人是否有真才实学,选拔标准如此任性。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考试的底层逻辑在于设立门槛,分配资源。因为资源有限所以需要设立门槛进行分配。而考试只是一个托词,实际上对古代统治者来说官员里面只要是认识文字,明事理,做事能服众,又有执行力的人都能当官。比如明朝出现那么多权势滔天的太监。 所以说统治者根本不关心选拔出来的人是否有学问,它只在乎权利的分配是否合理,他只在乎权利的分配是否均衡。而洪武三十年的会试主考官刘三吾就没有这种觉悟,最后被发配西北,也实属不冤。

0 阅读:56
五千年播古纶巾

五千年播古纶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