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爱吃凉历史 2024-11-08 04:04:39

甲午战争的屈辱和清朝的苦境

1894年夏,中日双方因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问题激化矛盾,终于导致甲午战争的爆发。日本准备充分,早已完成了国内的军事现代化改革,与此同时,清朝的军队仍然依赖传统的战术和装备,无法与日本的现代化军队匹敌。战争开始后不久,清军在海上就遭遇重挫,北洋舰队的主力在黄海的海战中被日军击败。

随着战争的进程,陆地战场的情况同样糟糕。日本军队迅速攻占了朝鲜半岛,随后直指中国的辽东半岛,陆续占领了丹东、旅顺等关键位置。清朝的军队在辽东的抵抗同样无效,指挥混乱,士兵士气低落,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援和现代战术指导,不断被日军压制,最终导致战线后退,直至整个辽东半岛失守。

1895年春,面对日军的压倒性优势,清朝无力回天,只得求和。《马关条约》的谈判在日本的控制下进行,清政府派出的代表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只能接受日本提出的苛刻条件。根据条约,清政府不仅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给日本,还将辽东半岛的旅顺和大连划归日方。除此之外,清朝还需向日本支付巨额赔款达两亿两白银,以补偿日本战争的花费。

条约的签署仪式在马关进行,清代表与日方代表在一间布置严肃的会议室内交换了条约文件,周围是各国的观察员和记者,气氛沉重。这一刻,清朝的命运仿佛被封印,从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慈禧太后在甲午战争及其后的屈辱条约期间,通过垂帘听政,紧握清朝政权的实际控制权。当外敌步步紧逼,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满高涨时,慈禧太后更加频繁地召开朝会,讨论对策,但她的决策重心却常常偏离了解决问题的实质。

面对日军的迅速进攻,慈禧太后未能有效组织国防,反而在战争最为危急的时刻,仍旧重用那些忠诚但能力有限的老臣,如李鸿章等,他们在现代战争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当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惨败,清政府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时,慈禧太后的决策却显得犹豫不决,不能立刻采取行动,错失了调整战略、重新部署防御的关键时期。

民众的觉醒与戊戌变法的兴起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社会掀起了反思的浪潮。战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国土和经济损失,还暴露出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民众对封建统治的信心大幅下滑。许多人认识到,清朝在军事上远远落后于列强,而这源于内部的腐败、制度的陈旧和教育的落后。各地的士绅、知识分子纷纷在书院、私塾等场所讨论如何改革国家,一些学者通过报纸、文章传播新的思想,呼吁国家要效仿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1898年,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士人顺应时代的呼声,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他们主张彻底改变旧的官僚制度、推广西学,甚至提议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以对抗列强的威胁。在康有为的影响下,梁启超等人写下了大量的变法文章,广泛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各地的士绅、官员和知识分子加入变法行列。

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提议非常重视,他希望通过变法来振兴国家,摆脱对西方列强的依赖和慈禧太后的严格控制。1898年,光绪皇帝在多次召见康有为等人后,正式下令推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朝廷发布了多个改革法令,试图在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裁撤冗官,提拔有能力的年轻官员;设立学堂,推广新学;改革科举考试,增加时务策的内容;鼓励工商业发展,扶持新的经济模式。这些措施在各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士绅阶层和部分官员积极响应,一些地方的教育和工商活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变法的推行触动了传统官僚体系的根基,引起了保守派的强烈不满。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对变法采取了警惕的态度。她认为,这些改革直接挑战了她的权威,也让许多忠于她的老臣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她暗中联系了一些反对变法的保守官员,指使他们在朝廷中阻挠变法的实施。同时,她严密监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动向,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干预。

变法的局势日趋紧张,维新派虽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缺乏军事力量,难以抵挡慈禧太后的打压。几个月后,慈禧太后决定采取行动,她发动政变,废除光绪皇帝的实权,将维新派成员逮捕、处决或流放。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逃亡海外,一些变法的倡导者如谭嗣同等人则被抓捕后杀害。这场变法运动在慈禧的镇压下仅持续了百日便宣告失败,史称“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与清朝的进一步羞辱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华北地区迅速蔓延,口号声和拳法训练随处可见。面对民众对外国势力的不满和愤怒,慈禧太后选择支持义和团,试图利用他们的力量对抗外国侵略。八国联军随即以保护其侨民和教堂为由,迅速集结部队,联合向清朝发起进攻,迅速进入北京,攻占了皇城。

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政府高层陷入混乱,朝廷中的王公大臣们四处奔走,不少官员设法逃离北京,以免遭受联军的惩罚。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也迅速准备撤离。在数百名随从和保护下,他们沿着西路匆忙离开北京,前往西安避难。途中,慈禧太后始终身穿便装,以免引起注意,行程极为艰难。

在北京,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劫掠了大量财物和珍贵的文物,许多宫殿和府邸遭到破坏,士兵们在北京城内自由出入,无人阻拦。民众目睹自己的国都被外军肆意践踏,心中满是愤慨,却无力反抗。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这份条约对清朝提出了极为严苛的条件。首先,清政府需要向八国联军支付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分39年偿还,年息4%,这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压得国家不堪重负。为了筹措赔款,清廷不得不加税,地方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受到沉重打击。此外,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列强的“使馆区”,由外国军队驻守,清军不得进入,使北京这一核心区域彻底沦为列强的控制之地。条约还要求清政府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废除义和团,清理民间的“反洋”势力,从此义和团运动被彻底镇压。

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终于得以从西安返回北京。沿途百姓聚集围观,不少人脸上写满不满和冷漠,朝廷的威信早已不复存在。

清朝的末日与皇权的终结

1908年,光绪帝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10月21日这天,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去世。对于他的死因,坊间流传种种传言,有人认为是慈禧太后为保权位而下毒手,但这一切始终没有定论。就在光绪去世的当天早上,慈禧太后还在朝堂上召见重臣,布置光绪的后事,指示要从皇室挑选年幼的继承人,以确保权力的延续。上午,她安排了年仅三岁的溥仪作为继承人,这个孩子是她的侄孙,出身满洲贵族爱新觉罗家族,被认为最适合延续清室的血脉和权位。

慈禧太后忙碌一上午,做完一切安排后,已然筋疲力尽。就在当天午后,她也撒手人寰。清朝的最高权力在短短一天内经历了两次剧烈变动,年幼的溥仪随即被推上皇位,成为清朝的末代皇帝。

溥仪登基后,尽管朝廷内部尝试进行一些变革,试图挽回清朝的颓势,比如推行“新政”,设立咨议局,学习西方的宪政模式,并在各地兴办学堂,培养新一代人才。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列强控制和清廷内部保守派的抵制下,成效甚微。尤其是咨议局的设立,名义上是赋予地方官员和士绅们一些决策权,但真正的实权依旧牢牢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地方的官员和百姓对朝廷的改革并不抱太大希望。

与此同时,地方的反清情绪日渐高涨,各地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步积累。社会上,各类革命团体逐渐兴起,推翻清朝的呼声愈发响亮,尤其是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力量在南方不断集结,秘密策划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一声枪响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响应,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终发布退位诏书,年幼的溥仪在紫禁城的寂静中被剥夺了最后的皇权。

参考资料:[1]马忠文,谢冬荣.吴士鉴密信所见光绪、慈禧病逝之内情[J].社会科学研究,2023(5):175-182

2 阅读:718
评论列表
  • Hans 3
    2024-11-14 12:44

    说最后一天,你咋不从她出生说起呢[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