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是如何看太平天国的?其实,列强全程参与,且近距离观察过这场运动,然后发现之前打败大清纯属运气,大清跟印度和东南亚殖民地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比太平天国那群不要命的泥腿子,列强看大清就像丈母娘看姑爷,越看越喜欢。赔款割地,月供赔银子,准时准点,一点都不含糊,上哪找这么好的冤大头?所以,列强一致的态度是,坚决不能让大清倒了! 太平天国14年,死伤人数是世界大战级的。历史学家葛剑雄曾在《人口与中国的现在:1850年以来》中有过推算和统计,他认为太平天国导致1亿多国人不知所踪,直接死伤人数达7200万。 一战打了4年多,伤亡大约3000万;二战打了14年,伤亡大概7000万。而中国古代一旦动了兵戈,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万。 明末混战54年,全国人口从1亿锐减至清初1400万人,损失8000多万。金、元灭两宋,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等到元初1274年,仅剩887万人,锐减90%以上。 安史之乱,755年全国人口5292万,仅5年时间就损失了近3600万,等到760年已降至1699万,3/4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 三国混战,156年全国人口5007万,等到赤壁大战后的208年仅剩140万,221年继续下降至90万,等到265年人口才恢复至767万。 西汉末年混战,公元2年全国5959万人,等到公元57年仅为2100万,损失了65%的人口。 秦末农民战争,从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仅仅10年,城市人口就锐减至仅剩十分之二三。汉武帝在位50多年,讨伐匈奴,导致全国约50%人口死亡。 为啥一个如此慎战的民族,却视人命如韭菜,一茬茬收割,有时甚至把韭菜地都给犁了,不战则已,战则斩草除根。 太平军从两广打进湖南,碰到了曾国藩的湘军,双方仅在1854年就打了3场战役。当时,湖南有一拨人跟着曾国藩混湘军,还有一拨则跟着太平军混饭吃,双方一路从长沙打到南京。 当时,湖南湘潭有一位年轻人和一位老人。年轻人参加了湘军,靠着当兵所挣的军饷,置地安家,娶妻生子,其中,有一位儿子的小名就叫“石三伢子”。 老人则参加了太平军,太平军湘潭受挫、退守岳州时,他回到老家。此后,他经常跟他堂侄孙讲太平军打恶霸、灭贪官、平田土的故事,那位堂侄孙的小名就叫“真伢子”,又名得华。 14年血战,战场一直从珠江流域延伸到长江流域,或攻城,或野战,每一战都是血流漂杵,人头滚滚。一场战役随便死伤几万人,打赢之后,还要屠城、杀降、杀俘。列强哪见过这阵势,都特么看傻了! 1851年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大概1万余人,等1853年打到天京时,已达139万之众。很多人昨天还是地里干活的泥腿子,今天往脑袋上套个头巾,就变成了攻城的士兵,顶着枪林弹雨冲锋,视人命如微尘。 他们都是文盲,但学习和变通能力极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们的战术、战略和组织水平可以快速提升,几场战役就能把他们变成优秀的士兵和将军,战略大胆,战术灵活,战斗强悍…… 至此,西方列强第一次见识到了旧大陆的力量,相比旧大陆的战争烈度和强度,欧洲战争太LOW了,跟挠痒痒似的,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 列强想起两次鸦片战争,几万军队就能把大清摁在地上摩擦,清廷军队死了不到1万人,就投降了,还被列强摁着脑袋签不平等条约。列强们想想都后怕,原来大清并非不堪一击,而是这货压根就不想跟列强玩命。 说实话,如果清政府像打太平军那样打列强,多少列强都会被打崩。所以,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前一年的1863年,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正式担任清廷海关总税务司,开始系统设计清王朝关税系统,帮助大清续命。 其实,绝大多数不平等条约都是在1864年之前签的,而太平天国结束后几十年,列强都没咋要清政府签署,直到1895年《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得太特么离谱了,输一场海战而已,仅赔款就高达2亿两白银,算上利息、追加赔款等,总额高达3.5亿两白银。就这还不够,日本还要求清政府放弃朝鲜半岛,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等地。 人心不足蛇吞象,连列强都看不下去了,然后就有了“三方干涉还辽”,太欺负老实人了嘛!原本列强都像蚊子似的趴在狮子身上慢慢吸血,但日本打破默契,恨不得一口咬死狮子,结果唤醒了狮子。 等到1901年签《辛丑条约》时,列强也干脆不管不顾了,赔款飙升至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然后就顺利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宣告灭亡。 日本人为啥要狮子大开口?我觉得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被压抑得太久,一旦机会来临,心态顿时就失衡了,恨不得立马弄死身边这个大块头,毕竟下一个机会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了。 其实,这种心态不只是日本有,韩国和越南也有。一旦被他们逮到机会,占据高位,心态立马就会失衡,甚至精神分裂,充满恶意。小人得志扬其势,奸人得势便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