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活动小结分享#黄山[超话]##游学徽州#古紫阳书院朱子《名堂室记》云:“紫

雪柳说历史 2023-12-10 05:48:12

前天活动小结分享#黄山[超话]##游学徽州#

古紫阳书院

朱子《名堂室记》云:“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尝有隐君子居焉,今其上有老子祠。先君子故家婺源,少而学于郡学,因往游而乐之。既来闽中,思之独不置,故尝以‘紫阳书堂’者刻其印章,盖其意未尝一日而忘归也。”(这是是朱熹对“先君子”即父亲在歙县紫阳山的一段往事,这里的紫阳、郡学指的是歙县紫阳山不是婺源,朱熹)。

《紫阳书院志》记紫阳山曰:“其山丰鬱秀丽,端凝若堂,东向而峙。每将晓,日未出,紫气照耀,山光显烁,类赤城霞,故曰‘紫阳’。”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秋,太守孟公(按,孟公无考)在县学建晦庵祠堂以纪念朱子。

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上饶人韩补知徽州,“锐志兴学。以为徽之学者,自文公讬始,紫阳宜建书院……遂即郡南江东道院旧址而创焉。”(清施璜《紫阳书院志》)按,江东道院,即郡学。理宗御书“紫阳书院”榜其门(这时候书院在问政山即我们这次去的中学那座山,之所以叫紫阳书院是因为书院在南坡,可望紫阳山在歙中看到的那个)。紫阳书院之名得以成立。书院几经废毁几度重建(注意,因战乱等因素,这里的紫阳书院有多次重建)。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人曹文埴重建,并书额“古紫阳书院”。现在歙县中学内,即古郡学所在。

紫阳山书院

明正德十四年(1519),太守张芹为纪念朱熹曾经到紫阳山老子祠讲学,所以“以紫阳名院,不于其山,义不称。”遂出资鸠工,建紫阳山书院,易老子宫为堂,以祀文公。紫阳山之有书院,自此始。至乾隆时曹文埴建古紫阳书院,而两院并存(紫阳与古紫阳并存,但实际上这时期的古紫阳书院建筑本身晚于紫阳书院,古紫阳书院为重建)。咸丰、同治年间,书院毁于兵。

清末废科举,书院被改造为学堂。

婺源县紫阳书院

婺源县紫阳书院始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初以“文公书院”为名,后改为“晦庵书院”。明嘉靖九年(1530)更名为“紫阳书院”。屡经火毁而不断重建。据县志记载,书院迄至同治年间,依然运行正常。

0 阅读:0
雪柳说历史

雪柳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