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每逢七夕,总会有一大堆商家使劲宣传这是“中国情人节”,发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来购物。常言道,爱钱之心,人皆有之,商家想找个小噱头多挣点钱可以理解,普通人想给生活增添点仪式感更无可厚非。不过,要是我们真的翻开古书较真的话,在古代,七夕还真不是一个情人节。 七月初七,劳动第一。最晚自汉代起,古人就将七月初七看作一个特别的日子——不是特别浪漫,而是特别忙乱。 譬如《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用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时期过七月七日的风俗是:“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葸耳也。”又是采苍耳,又是晒东西,又是造酒曲,又是炒干粮,还要制作好几种神秘大药丸,一天要忙这么多事,简直比打工还苦。 年年这么累,谁也吃不消。所以这一堆风俗并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后世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曝晒图书和衣被。由此还留下了一堆故事。比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引用王隐《晋书》记载了一条传说:东汉末年,曹操想让司马懿出山辅佐自己。司马懿不喜欢曹操,假装中风不见他。曹操听说司马懿年纪轻轻得了中风,心里不信。他可没有三顾茅庐的雅兴,而是派手下悄悄溜去司马懿家打探一番。 这天恰巧是七月初七,手下一伸脖子,正看见司马懿抱着一捆捆书晒得起劲。曹操收到汇报,下令强拉司马懿入伙。后来百年间曹魏兴盛和败亡的种子就都在这个七月七埋下了。上面的故事属于帝王传奇,肯定不能全信,下面两则文人故事可能更可信一些。 《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三国时期“竹林七贤”里的阮籍和阮咸是一对叔侄。他俩都来自赫赫有名的贵族门阀“陈留阮氏”。可贵族家越来越大,渐渐也分了贫富:住在北边的个个既富且贵,而南边的阮籍、阮咸相对来说寒酸了不少。到了七月七日,北边的富亲戚张挂起无数绫罗绸缎,既是晒衣,也是夸富的时装秀。南边的阮咸望着富亲戚那边“彩旗飘扬”,就高挂出了一条穷人穿的大裤衩,说是要跟风曝晒,其实显然别有深意。 《世说新语·排调》篇又记,东晋的郝隆连大裤衩都懒得摆: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最近几年,每逢七夕,总会有一大堆商家使劲宣传这是“中国情人节”,发愿普天下有情
熠彤看历史
2023-08-22 10:35:48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