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当时有两个职务。 一个是江夏太守。江夏还在刘表手里,但提前任命周瑜为江夏太

盼丹聊历史 2023-07-08 20:06:13

周瑜当时有两个职务。 一个是江夏太守。江夏还在刘表手里,但提前任命周瑜为江夏太守,主要是表现一种势在必夺的决心。孙策死的时候,周瑜正屯兵巴丘,在今天的江西峡江一带,准备溯江而上、夺取江夏。所以,周瑜只能从外地赶来奔丧。 另一个职务是中护军。“护军之官,总统诸将,主武官选”,简单说就是监督诸将、选拔将领。前面加的这个“中”字,不是中间、中等的意思,而是宫中、中央的意思。所以,地位和权力一下就上来了。中护军周瑜,有权监督孙氏集团的所有将领,防止不法行为。 周瑜从外地赶来,这没问题。因为他原本不在孙策身边。但为啥还要带兵?难道中护军一定要带兵监督吗? 在当时,确实必须如此。 孙策集团不是一个严密的科层制组织,而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武装集团。 大哥孙策手里有兵,各位将领手里也有兵。而且,各位将领的兵不是孙策配发的,而是人家“带资入股”带来的。孙策能打仗、有魅力,所以各位将领认孙策当大哥。 但孙策死了,这些将领就未必看得上孙权。甚至,人家都不稀得去看,想抢班夺权的、想自己单干的,蠢蠢欲动。孙策的堂兄孙暠,当时就想借机夺权,自己有军队、自己有能力、自己也姓孙,凭啥不能接班当大哥? 所以,孙策甫一亡故、江东就该动乱。而之所以没能动乱,主要是因为孙策安排好了后事。一是明确弟弟孙权接班,提前给大家选好了新大哥;二是确定张昭、周瑜这两个最强辅助,一文一武辅佐孙权。 孙策死后,张昭替孙权办了很多事。一是让孙权赶紧巡视军队,目的是第一时间在“宣誓主权”,让军队知道谁是老大。二是命令地方官原地留守、严加戒备,目的是要牢牢控制住行政系统。三是向朝廷汇报情况,为孙权争取到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的正式任命,目的是获得外部政治资源的认可。张昭的雷霆操作,起到了安抚作用。但也只能安抚一时。孙策的淮泗武装集团就是一个土匪群英会。没有武装,根本镇不住场子。直到周瑜带兵赶来奔丧,孙权才算坐稳位置。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0 阅读:3
盼丹聊历史

盼丹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