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有史料记载的亲戚盘点: 说李傕出身于凉州北地郡的地主家庭的依据,除了他骂郭汜是盗马贼的俯视态度外,还有他堂弟李应曾是司徒赵温府中的文职官吏。司徒是三公之一,有开府的权利,一般举孝廉的官员需要到三公府过度一段时间。 李应在赵温府中效力一定是在李傕掌控朝廷之前,说明李傕家族并不是只靠他一人的发达而鸡犬升天,而能在朝廷和边军都能输出人才,这样的家族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行的。 李应: 李傕想把献帝转移到自己封地池阳黄白城,赵温痛骂他不忠义,李傕很生气就想杀了他。李应为救老上司,苦苦劝了堂兄李傕几天,才终于救下赵温。因此,整个家族只有李应以正面形象名留青史。 李应也被记作李応,当时职务为西园八校尉居首的上军校尉(《太平御览·卷九十二·皇王部十七》),掌握着朝廷的军事力量。可见李傕对他的信赖倚重。 李式、李氏、李桓: 李式是李傕的宝贝儿子,李傕的老婆特别疼爱他。 李傕、郭汜在长安打得两败俱伤时,张济从弘农来调解他们,开始三人商量决定让各自的儿子作为人质,结果李傕老婆舍不得让李式冒险,不答应。 后来三家改为用女儿作人质,李傕家送去的是女儿李氏。后来三家再加筹码用一个堂弟或者堂侄为人质,李傕家去的是他堂弟李桓(《后汉纪》)。 李利: 李傕的侄子,在《三国演义》有出场,被写为李别。他被李傕重用,代表李傕与郭汜、樊稠出兵于长平观之战打败韩遂、马腾。 交战中,李利曾作战不利,被樊稠骂(《资治通鉴》)。后来樊稠与韩遂并马谈笑,并放走了他,李利将此事告诉了李傕。或许这是后来李傕刺杀樊稠的原因之一。 后来,黄白城被段煨、梁兴等关中诸侯攻破,李利一同被诛杀。 李暹: 李傕的另一个侄子,比李利小。官居副车中郎将,这个“副车”不是驸马,而是皇帝的备用车驾。也就是说献帝只要出门,就掌控在李暹手中。 郭汜、杨定计划劫持献帝,结果被李傕抢先。李傕派去接献帝、伏皇后出宫的就是李暹,后来也死于黄白城。 胡封: 李傕的外侄,在酒宴上刺死了樊稠。胡封职务为骑都尉,掌管羽林骑,即朝廷的御林骑兵团。 李傕掌权后,亲戚都被安插到了要害部门,掌控军队和献帝,为其爪牙,其中也有像李应这样的忠义者。但对儿子过度宠爱,使其无所作为,尚不及其侄子。
李傕有史料记载的亲戚盘点: 说李傕出身于凉州北地郡的地主家庭的依据,除了他骂郭
熠彤说历史
2023-03-13 16:09:4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