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年曹魏与东吴在濡须口之战时,曹军被孙权用水军包围一个多月,接连死伤数千人后,曹操发出的感慨。原话的后一句是:“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不过后人将其改成了“合肥十万送人头。” 现在网络上一直有种论调,认为孙权不过是吃老爹“猛虎”孙坚,哥哥“小霸王”孙策的老本,才保着江山无虞。他能在群雄并起的汉末称霸一方,也完全是靠着江东的富庶和地形优势。 客观来看,孙坚与孙策的本领,的确在孙权之上。 孙坚白手起家,37岁就去世了,死前已经是长沙太守,巅峰期领军过万,而同时代小6岁的刘备还在当平原县令,田楷的手下,而刘备40岁了还在投靠刘表,兵不过数千。孙坚能力是绝不低于刘备的,而作为袁术手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孙坚的时代还是汉朝,没有乱到后来的地步,孙坚作为朝廷官员肯定只能服从级别比他更高的袁氏家族,而袁术没有后来人的千里眼,作为四世三公的嫡子,并不能说是个很差的选择。孙坚也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他在袁术势力内也是尽可能的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也不是完全认可袁术的。, 孙策18岁死了老爹,老爹势力被袁术吞了个干净,家里亲戚都在袁术手下当官,袁术碍于面子只给了他老爹旧部千余人,然后就靠这点家底起兵横扫江东。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最初孙策是去投奔舅舅吴景,居然还是招募得数百人,显然这个舅舅也不怎么照顾他,只好又回头找袁术帮袁术打庐江才勉强要了千余人,再重新回去找吴景合兵战刘繇,开始是吴景指挥孙策,但打着打着就变成孙策指挥吴景了。中间细节没有记载,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可见孙策的能力。 不过孙策对孙权的评价是:“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东吴能成为三国最晚覆灭的国家,孙权是功不可没的。他推行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建造粮草,开凿运河,使得政权“国险而民附”。又重用鲁肃、吕蒙,亲贤爱士,还兵不血刃的取下荆州,据三州虎视於天下,也算得上一代雄主。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年曹魏与东吴在濡须口之战时,曹军被孙权用水军包围一个
玮宏看历史
2023-02-21 16:30: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