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晋朝皇陵,为什么没有发展成旅游景点?

大力道历史 2024-09-24 03:29:34

现在旅游特别火,如果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帝王寝陵,那肯定是热门景点。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昭陵、乾陵等等,都是全年人从众。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晋朝皇陵,没有开发成旅游景区呢?

古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寝陵,有些甚至从当上皇帝那天起就开始修死后的房子,当二十年就能修上二十年,一个比一个奢侈。

而晋朝,西晋和东晋,一共155年,有15个皇帝。西晋是大一统王朝,有实力有地盘。东晋即便偏安一隅,但人家也在南方,富庶之地。同样在南方的东吴和南宋,帝王陵墓修的都很气派,孙权和南宋皇帝的陵墓,现在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是,两晋十几个皇帝,再加上没有当上皇帝,但也是国家实际掌权人的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么多人,竟然一个出名的陵墓都没有。不得不说,有些不正常。

晋朝皇陵为什么会这么低调呢?总结起来,大约三点原因。

第一,当时修建皇陵的主旋律就是低调。

汉朝皇陵都很奢华,但是到了汉末三国,尤其是曹操掌权后,他一直主张寝陵要低调,要朴素。主要原因是当时打仗都打穷了,四处都没钱。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和豪门大户如果还像汉朝那样,把好东西都带到地底下,上面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于是,曹操宣布,寝陵“不封不树,不修陵园,不建神道”,怎么简单怎么来。

曹操去世后,曹丕赶走了汉献帝,自己登基称帝了。他在这方面不仅严格执行曹操颁布的命令,还青出于蓝,写了一篇《终制》。

他说,从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

就是国家迟早都要灭亡,天下乱起来后,盗墓贼就多了,规格越高陪葬越多的陵墓越遭殃。为了以后我们的尸骨不被翻出来,还是低调点简单点,省着招贼惦记。

在这种情况下,从曹魏手中夺得天下的晋朝,自然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帝王陵墓都很低调。

第二,晋朝特有的经历,让他们不敢大肆修建帝王陵墓。

司马懿虽然早就在曹魏掌权了,但是真正大权在握,是高平陵之变后。而这场政变,就是司马懿抓住机会,在曹芳曹爽等人出城祭奠魏明帝曹睿陵墓时发动的。如果不去祭奠,曹家势力都在城里,司马懿也不敢贸然行动。

有这样的背景,掌权之后,司马懿必然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夺权。所以他早早立下遗嘱,“弟子群官,皆不得谒陵”。

陵墓都在地下,地上建筑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彰显身份,二是供后世祭拜。现在连谒陵都不用了,还是在提倡节俭的大背景下,那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或许地上建筑直接就没有了,要不然怎么说是“不坟不树、不碑不祭”。

坟墓上不堆土,不栽陵木,不立碑,不让子孙拜祭。那不就是一块平地么。

第三,虽然晋朝帝王陵墓很简单,甚至地上都没有标志,但是也不能逃过被盗墓的命运。

书上说,西晋帝陵在“邙之东北”,这里位于黄河南岸,风光秀丽,还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

东晋帝陵分为多个区域,有的在钟山之阳龙尾坡,有的在鸡笼山之阳,还有几个在幕府山之阳。虽然书上都写了,但是具体在哪,咱们普通人还是不知道。

可是,这些都挡不住盗墓贼和乱世军阀的脚步。

西晋灭亡后,建立前赵的刘曜就带兵毁了西晋皇陵。都知道皇陵里面没啥东西,但是刘曜还是带兵去了。因为他要斩断皇陵龙脉,让司马氏一族再无翻身的可能。

当时南渡的司马家族已经建立了东晋,听说祖先被掘墓了也不敢反击,只能“素服三日”,后来派人偷偷回去简单收拾一下。

大约三十年后,又有盗墓贼去偷盗,并且特别大胆,刮地三尺式挖掘,把两座皇陵地宫都挖塌了。东晋皇帝听说后也不敢动,还是素服三日,派人偷偷过去照看一下。

等到东晋灭亡时,依然是乱世,皇陵被偷被盗的情况还在陆续上演,但是连给他们素服三日的人都没有了。

再后来,整个晋朝的皇陵,就都找不到了。

一千多年后,机缘巧合下,考古队确实发掘了几座晋朝皇陵。但是这些‌陵寝没有地面建筑,地下原本就很单薄的陪葬品还被搜刮殆尽,甚至连表明身份的哀册、墓碑都没有,早就被砸了。即便知道这是皇陵,也确定不了身份。

一座没有地面建筑、没有陪葬品、确定不了身份的皇陵,怎么搞旅游开发?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