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先后有6位局长,为何有一半死后葬入了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

百年人物志 2024-09-07 10:42:59

在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中,戴笠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自1932年起,他便一直把持着特务处以及后来“军统”的大权。

能够在复杂的国民党派系斗争中屹立不倒,长期占据着机要部门的高位,足见他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领导军统局期间,他曾命令大量特工刺杀了不少汉奸。抗日战争期间,军统局在他的领导下,广泛收集对日军事情报超过100多万件,在许多战事中,国民党军根据这些情报得以作出相当精准的评估。此外,这些情报还分享给了美军。

不可否认,戴笠领导军统在对日情报工作方面作出了不小成绩。但军统刺杀我党内重要人士、爱国人士等种种罪行,同样不可磨灭。

为了服从蒋介石排除异己的行动,戴笠率领军统开展了大量刺杀工作,给我党的革命工作带来了极大打击。

戴笠死后,周总理曾感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短短一句话,足以窥见戴笠在国民党内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过,令人意外的一点是,戴笠虽然是军统的实际领导人,但在职务上,他却一直是副局长,外界也多称呼他为“戴老板”。

原来,历届军统的局长都只是挂名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酒囊饭袋。相反,这些局长一个个都有深厚的资历和非凡的能耐。

军统先后有过6位局长,他们分别是钱大钧、林蔚、张治中、贺耀组、周至柔、商震。之所以要找个挂名局长,是因为当时军统中,大部分都是黄埔前四期毕业的高材生,这些人身上都有股傲气,而戴笠在其中的资历最浅,如果让他担任局长,恐怕底下的人会闹翻天。

无奈之下,蒋介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一个国民党内资历更老的人坐镇,但这人只是兼任,具体的工作还是交由戴笠全权负责。

不过,虽然军统的局长只是个挂名的职务的,但自然也得选一个深受蒋介石信任的人,以免有人趁机伸进手来。

虽然这6位局长都曾是蒋介石信赖的人,但令老蒋破防的是,其中有一半却与他分道扬镳,并在死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最终与人民站到一起,并在死后葬入八宝山的三位分别是张治中、贺耀组和商震。

抗日战争时期,张治中大力支持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往来,他还曾受周总理所托,解救了被监禁在新疆多年的我党干部。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治中拒绝上战场与共产党交锋,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

1949年9月,张治中受邀参见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他又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此后,张治中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贺耀组是在蒋介石挑起内战后,愤然与蒋介石分裂,并在之后加入了“孙文主义国民同盟”,呼吁停止内战,反对蒋介石蒋介石独裁。

1949年8月,贺耀组在香港通电起义,并在这一年冬天,来到了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和设宴款待。他也曾在新中国政府内担任过不少重要职务。

商震颇具外交才干,1947年,受蒋介石委派,担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团长。1949年5月,因不满蒋介石统治,商震辞去了团长职务,留在了日本。后蒋介石多次邀请他赴台,但均被他拒绝。晚年的他更是展现出了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心和支持。

1974年、1975年,商震两次回国观光,受到了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欢迎,他还提出了回祖国定居的请求并得到了批准,但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商震死后,叶剑英和廖承志拍去唁电,对于他归葬祖国的请求,中共中央也迅速批准,并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1 阅读: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