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国力最鼎盛的时候,为何屡屡惨败给南诏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1-16 17:14:58

南诏国是公元八世纪左右,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彝族国家,其下又分成好几个附庸国,是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于大唐开元二十六年建立。

唐初在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大唐开元二十六年,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唐朝选择六诏中的南诏来统一其他五诏,其中的原因有二:第一,南诏在六诏中军事,经济等综合实力最强,第二,南诏与唐朝关系最为亲密,历代南诏首领都曾入朝觐见唐帝或接受过唐廷的封官,南诏深得唐朝的信任。因此李隆基让南诏国王蒙舍诏皮逻阁兼并其它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南诏统一后,政权从此开始。南诏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正式承认南诏对洱海地区的统治。李隆基封其为云南王,赐名归义,授特进封越国公。《旧唐书》史载:“归义既并五诏,服群蛮,破吐蕃之众,兵日以骄大。每入觐,朝廷亦加礼异。”

不想后来南诏与大唐闹翻了,李隆基在天宝十年,十二年和十三年三次出兵讨伐南诏,可都以失败告终,问题在于,此时是大唐的全盛时期,而南诏却地处边陲,二者国力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就是在这样悬殊的国力对比下,大唐边军却被偏居一隅的南诏连败三次,导致二十万边军战死疆场。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天宝七年,皮逻阁去世,子阁罗凤为王。阁罗凤通过武力侵占了西南地区实力强大的爨氏二十余万户迁徙至滇西地区,全盛时期的南诏囊括了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和贵州、四川、西藏的一部分,以及越南、缅甸的部分地区,只有短短二十年时间,南诏就从洱海地区的一个小邦国发展成为统御整个云南地区的强国,令大唐都为之侧目。李隆基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扶持南诏,来实现抵御吐蕃的战略目的,但南诏的迅速坐大,完全出乎了大唐的预料之外,这是李隆基的战略失误。

南诏征服爨氏,形成 对唐朝西南边疆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威胁到了唐朝的边疆安全。唐朝为了打压南诏,也为了争夺滇东原爨氏统治地区,不可避免了爆发了战争。

天宝战争的直接起因是姚州事件。天宝九年,李隆基命鲜于仲通被任命为剑南节度使,与云南太守张虔陀一起,二人负责监视和控制南诏。鲜于仲通和张虔陀在当地横行不法,对南诏国主阁罗凤更是刻薄无礼。导致了关系的破裂,按照惯例,南诏国主需要经常带着家人去谒见云南都督,期间,张虔陀便奸污了阁罗凤的妻子。之后,张虔陀又向阁罗凤勒索财物,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就派人去辱骂阁罗凤。阁罗凤忍无可忍之下,于当年十二月发兵反攻,攻陷姚州,袭杀了张虔陀,同时还一鼓作气夺取了周边的三十二个州。长安震动,这完全是张虔陀个人的无能引发的。

天宝十年四月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和安南都护王知进率八万唐军讨伐南诏。面对来势汹汹的八万唐军,南诏国主阁罗凤立马遣使谢罪,并且承诺归还战利品和俘虏。阁罗凤知道国力衰弱,不是大唐的对手,此时大唐如果能罢手谈判,还是有回旋的余地。可无论李隆基还是鲜于仲通都过于乐观了。

阁罗凤面对军事压力,还同时表示:“如果大唐军不接受他的求和,那他就归附吐蕃,以后云南就再也不受唐朝控制了。就当时而言,阁罗凤一旦归附吐蕃,吐蕃就如虎添翼,吐蕃和南诏将对唐朝的西南边疆形成钳型攻势。

面对唐军的侵犯,阁罗凤被逼无奈,只好与唐军迎战,双方在洱海西岸展开殊死决战,南诏军在吐蕃的支援下力挫唐军,六万唐军全军覆灭,鲜于仲通侥幸逃命。阁罗凤知道唐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事后必然会卷土重来,于是决定与吐蕃结盟。阁罗凤派出了超六十人的使团出使吐蕃,向吐蕃君主进献大量丝帛宝物,从此与吐蕃约为兄弟,建立起同盟关系。

天宝十一年,阁罗凤接受了吐蕃封号“赞普钟”及金印。也就是吐蕃正式将南诏认为弟弟。由此,南诏与吐蕃正式结为联盟。而且阁罗凤不再以“南诏”为国号,改国号为“大蒙”,采用吐蕃纪年,以752年为赞普钟元年。吐蕃和南诏的合力之下,唐朝的战略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这个时候,唐朝应该以安抚为主,可就在这样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唐朝仍然选择继续对南诏出兵,实际上就是高估了自己实力。

天宝十二年,李隆基让汉中郡太守司空袭礼、内使贾奇俊等率军再置姚州,并以将军贾瑾为姚州都督。南诏和叶蕃联军反应迅速反,叶蕃断唐军粮道,南诏出兵占据姚州。唐军大败,贾瑾被俘,唐朝又失姚州,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天宝十三载年六月,宰相杨国忠又命剑南留后李宓率军七万进攻南诏,广府节度使何履光从安南北上协同进攻。此次出征南诏,杨国忠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抽调了大量士兵,可谓孤注一掷。可北方士兵听闻云南蛮荒之地瘴气袭人,去者无还,因此纷纷逃避兵役。虽然如此,但杨国忠还是下令强制征兵,不服从兵役者也要强行押送,闹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经过此前两次与唐军交战,阁罗凤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面对南北两路唐军的合围,阁罗凤故意示弱撤退,选择避战坚守,以逸待劳,并引诱李宓的军队深入到南诏腹地。当唐军直逼太和城。可李宓的军队迟迟无法攻破城池,粮草逐渐耗尽,再加上水土不服和瘴疫,唐军死伤甚众,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死于饥饿和瘴疫。这个时候,李宓只能撤军,可已经为时已晚,阁罗凤率领南诏主力部队冲出城池,对虚弱的唐军发起猛烈进攻。李宓兵败如山倒,不仅他自己被俘虏,七万唐军也全军覆没。

战后,阁罗凤把阵亡的唐军将士尸骨堆积起来,集中收葬,筑成了“万人冢”,让七万阵亡的唐军将士有了归宿。阁罗凤为何这么做?他在后来所立的南诏德化碑上说,是为了“以存旧恩”,也就是说,现在南诏虽然和唐朝交恶,但他仍然顾念和唐朝过往的恩情,感恩于唐朝,所以才会筑“万人冢”,不让唐军将士曝尸荒野。

阁罗凤此举是颇显政治头脑的,他在结盟吐蕃的同时,还为日后与唐朝和解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他在碑文上表明心迹:“我世世事唐,受其封爵,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意思是与大唐的交战不是他的本意,责任不在于他。这也从侧面也表明,南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第三次天宝战争中,南诏国带兵的将军姓段,他在此次阻击唐军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阁罗凤擢升为清平官。这位姓段的将军有个六世孙,叫段思平,后来创建了大理国。

此时在安史之乱爆发,陷入内乱的唐朝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西南,唐朝彻底失去了对云南地区的控制,南诏也发展成了西南地区一个强大的地方民族政权。不过,吐蕃和南诏的联盟并不稳定。南诏的坐大也让吐蕃颇为忌惮,吐蕃后来频频向南诏索取税赋,又向南诏索兵进攻唐朝,这些都为吐蕃和南诏的决裂埋下了伏笔。安史之乱后,南诏开始入侵大唐内地,而囿于国力的疲敝,唐朝只能一忍再忍。

等唐德宗登基后,开始对南诏全线反击,此战行动果决,任人得宜,用兵不多,效果却极大。对于危机中的唐朝宛如一场及时雨,不仅让南线太平五十年,而且直接造成了吐蕃的孤立和中衰。这场影响深远的胜利,改变了唐朝与各方的力量对比,使唐朝有余力去应付内部的危机。

所以在唐德宗贞元九年,唐朝和南诏才在点苍山会盟,重修旧好,唐诏两国恢复了往日的友好。值得注意的是,重归于好的唐诏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过去,天宝战争前的南诏是唐朝统辖下的地方民族势力,点苍山会盟后的南诏则已然奉唐朝为正朔的藩属政权。

正值国力鼎盛的唐朝为何会败于南诏,第一就是天宝时期唐朝政治腐朽,第二军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滑。第三唐朝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经略失当。此时的大唐已经烂透了,连最基本的军功考核制度都形同虚设,那些敢说真话的大臣都绝迹了。以至于15万唐军还未开战,就几乎死光,实际上,唐与南诏的战争,大唐一直是纯消耗,而南诏则是以战养战、越打越强。所以,大唐在南诏问题上只能向着被动招架的方向发展。

从两唐书的记载来看,张虔陀似乎是逼反南诏的罪魁祸首,张虔陀一系列作为其实都是受唐朝统治者默许的。只不过,随着军事的失利。为了推卸责任,才把张虔陀当作了替罪羊。再就是,南诏的扩张与唐朝在云南的利益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换句话说,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张虔陀对南诏百般刻薄的态度,不过是唐对南诏政策由扶持转向打压的一种体现。

面对国家如此君臣昏聩、外强中干局面, 坐镇卢龙、范阳、河东三镇的安禄山遂于次年起兵,彻底揭开了大唐盛世的遮羞布。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