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董卓非得废掉这个懦弱的搞一个更强的做皇帝呢? 东汉为什么遍地年幼皇帝, 却还是能政权稳固超过一个半世纪, 国祚达到近两个世纪之久? 因为东汉并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皇帝轮流执政的政权, 而是一个外戚轮流执政的政外戚通过中朝系统和军权把控决策权, 儒官通过外朝系统和入仕权把控行政权。 东汉无论是太后听政还是皇帝亲政, 本质上代表的都是外戚与宫禁系统。 为什么经历了王莽这个外戚篡汉, 而刘秀大力抑制外戚与贵族后, 东汉反而更加的外戚化了呢? 因为王莽篡汉意味着外戚篡位的各方政治风险很高, 这一点东汉外戚已经吸取教训了, 士大夫也从外朝和儒家思想意识形态上进行制衡。 而外戚掌权相比皇族一家一姓掌权而言, 对不断壮大的士大夫来说是更方便人事轮替的方案, 每个地域性家族和家族联盟都有机会上去, 因此东汉就形成了外戚轮替执政的传统, 中间夹着个别几个亲政却活不大的青少年皇帝。皇帝当然也得参与进轮替。 可东汉皇帝动辄废后, 其实也是在推动轮替。 所以, 董卓立刘协的最大的原因, 是因为董卓要攀附抚养刘协的董太后为本家, 然后作为外戚来执政。 董卓的本质当然是军阀。但东汉上上下下并不服军阀这个事物。所以外戚身份是东汉最重要的制度传统。 董卓想合理掌权, 想让洛阳贵族服从自己, 哪怕牵强附会也得攀个外戚身份。这是东汉的制度和传统。有了传统加持, 执政合法性才能事半功倍。 董卓虽然残暴, 但迁都长安之后的东汉朝廷,其实还是以洛阳那批士大夫为主的。 那还是一个皇帝年幼、外戚掌兵权实际执政和决策、士大夫负责执行的东汉固有权力框架。 虽然当时士族门阀已有崛起之势, 在关东和董卓叫板, 董卓面临的是重塑地缘格局的艰巨任务, 但东汉朝堂格局的秩序惯性还在。《后汉书》里, 汉献帝其实在董卓手上和李傕前期,反而是他一生最有皇帝体面的时期。 和《三国演义》的观感是不同的。可董卓最后没能平衡好局面, 作为雍凉系的头, 被王允、吕布这些并州系给做了。 王允为什么要这么做? 后世讲三国, 说王允那是匡扶汉室。这是后世叙事。 其实东汉皇帝每到了十二三四岁, 就开始组织反杀外戚。 到点轮替, 也是个东汉老传统了, 不止发生过一次。说之前那些十二岁就智除外戚权臣的皇帝多有决断, 看看就行。 那都是士大夫或者宦官在背后拱火, 但把平权臣的功劳都记到小孩子头上了。 王允、董卓他们都在参考他们东汉近当代史的历史经验搞斗争而已。 但汉少帝、汉献帝这两次外戚轮替都连续失败, 经验失灵了。 迁都造成了关东士大夫与关西士大夫分裂, 司隶之外的乱局让司隶之内的固有秩序无法按时生效。 司隶士大夫无法再抚控天下, 军阀四起。 关东士大夫已经开启了士族门阀化的历史进程, 要挑战东汉皇权。魏晋其实都是世族建立的政权。 于是, 王允被反杀, 吕布东逃, 并州系没能坐稳, 但雍凉系也四分五裂了。司隶失去外部支持又遭遇天灾, 文官带着少年皇帝与雍凉将领疯狂内耗, 直到汉献帝返回洛阳, 士大夫和最后仅有的禁军力量也基本损耗殆尽。 曹操迎入许昌的汉献帝, 才真正是身边的洛阳老士大夫都被拔秃了, 已经没有多少政治基础和人事力量, 十足的傀儡。东汉的那些什么外戚与士大夫分工、轮替的传统, 自然也全都没了。 但由于曹操的执政合法性来源是营救献帝,挽救汉室, 所以一边要把董卓说成是汉献帝噩梦, 又一边要保留董卓说法、说董卓立汉献帝是一步好棋, 献帝聪明是天命所在。所以叙事时, 就会出现一些有悖常理的矛盾点。其实形象塑造只是政治需要。 #古代帝王论战略# #汉朝那点事儿# #东汉权谋# #我在岛屿读书#
嗯,同意
是的,三国演义只是小说,现实没那么多狗血
董太后是灵帝的母亲,董卓要攀附董太后成为董氏外戚,刘协还是刘辩当皇帝是没太大区别的。所以董卓废立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为了外戚的名分。一来董卓需要立威,废立皇帝是最有震慑力的。二来董卓要彻底清除何家外戚的影响,包括何太后也在清除之列。不废掉刘辩,局面不好掌控。
号称昏君制造机的大宦官仇士良亲手扶立了唐朝最后一个明君唐武宗李炎
已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