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庚桑楚》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求求求文化 2024-06-16 10:00:46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脩(xiū)_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jūn)败之。

备物以将形,藏不虞(yú)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为失。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闲之中者,鬼得而诛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

券(quàn)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跂(qí),犹之魁(kuí)然。

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憯(cǎn)于志,镆铘(mò yé)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心境安泰、镇定的人,方能散发自然的光芒。拥有这种天赐之光的人,能够清晰地认知自身与周遭世界。当一个人通过修养达到恒常状态时,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并得到上天的眷顾。那些人们愿意亲近并支持的人,可称为“天民”;而那些得天助、顺应天道的人,则可视为“天子”。

内心平和即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则能发出自然之光,进而顺应人事与物事,达到人与宇宙万物合一的境界,使人与上天都归附于己。通过冥想与专注修行,我们可以实现心灵的集中与平静,这种状态有助于消除杂念、净化业障,使身心得到安宁。

学习的人,是在学他所不能学的;实行的人,是在行他所不能行的;辩论的人,是在辩他所不能辩的。知识的探索要止于不能知的地带,这就是认知的极致了,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损害天性。

庄子反对强求学习与做事。他认为,真正能够学得会、做得好的事物,自然会水到渠成,无需刻意追求。过度努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拥有物质是为了养护形体,去除思虑是为了养护内心。敬修内心来感化外物,如果这样做还遭遇各种灾祸,这都是天意,并非人为所致,因而不足以扰乱自性,也不足以侵入内心。心灵有所自主而又不知持守什么,而且不可有意地持守。

用必要的物质养身体,去除思虑养心,以达到无我顺物的状态。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还有灾祸发生,那就坦然面对,安之若素。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谈到,他曾因事业困境和舆论压力倍感烦恼。

此时,他的老师给予了他深刻的教诲:“面对灾难,我们不应消沉,反而应欢喜。因为灾难能够清除长久以来附着于我们灵魂的业障。稻盛君,你应当为此庆贺!”

这番话使稻盛和夫如梦初醒,他认识到社会的批评和事业的磨难其实是“上苍给予的考验”,自己应坦然接受。

老师的开解,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安慰,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教诲。稻盛和夫从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发现了其中蕴藏的伟大真理。

不真诚的言行会暴露无遗,每次失当都会留下痕迹,一旦形成恶习便难以改变。在公众面前作恶,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在阴暗隐秘处作恶,连鬼神也不会饶恕。在显明与阴暗之处都光明正大,无愧于心,才能够独自行走而不畏惧。

心不能静,处置事物就不会适当,于是会遭到人和鬼的惩罚。因此,只有真正做到无思虑,才能光明磊落地独行于世。

务内之人尚实去华,做事不显露名迹;务外之人骄矜,志在敛财。做事不显露名迹的人,虽然平常却有光辉;志在敛财的人,只是唯利是图者,人们见他抬起脚跟挺立着,好像显得很魁伟。

无思虑则安于本分。安于本分,行事就不执著于名。不执著于名就是圣人,万物就会归附。反之,追逐外物的,不能容人,也不能容己,因而物和人都与之作对,对自身造成莫大的伤害。

凡是与物相终始的,那么物自来归附;凡是与物相抵牾的,自身尚且不能容纳,哪里还能容纳别人呢!不能容纳他人的人,也就无人亲近,无人亲近的人,则周围尽是他人。兵器没有比意志的妄发更锋利的,即使像镆铘这样的良剑也在其次;伤害没有比阴阳二气的侵入更严重的,在天地之间是无所逃避的。并不是阴阳有意来伤害人,而是由人心自招的罢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