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师的蒋军重点进攻山东,编组了三个超级兵团,司令官都是谁?

程思雨柔 2024-12-04 15:34:43

1947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采取所谓的“重点进攻”策略,试图集中优势兵力,攻占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当时,国民党军一线的兵力约210个整编旅(师),其中用于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达66个整编旅(师),接近其一线兵力的三分之一。

1946年,在参谋总长陈诚的主持下,国民党军进行了整编,其方案为:原有的集团军改为绥靖区或整编军;原有的军改编为整编师,师改编为三团制的整编旅(东北的国军未参与整编,关内也有部分部队未参与)。因此,所谓的整编旅,其实就是师级架子,由于国军嫡系部队和杂牌部队、主力部队和普通部队之间差距很大,以及吃空饷的严重,所以既有一万多人的整编旅(师),也有几千人的整编旅(师)。按照满员状态及编制,进攻山东的66个整编旅(师)的国军,兵力应该在70万左右,但实际兵力为45万,当然这也是庞大的兵力。

为了便于指挥,蒋介石和陈诚、顾祝同等心腹商议后,将这45万大军编为三个兵团(第一、第二、第三兵团),由汤恩伯、王敬久、欧震分任司令官。这三个兵团,多的兵力超过二十万,少的也有十几万,因此也被南京的陈诚吹嘘为可以决胜的“超级兵团”。

汤恩伯与第一兵团

“第一兵团”这个番号,肯定是要给嫡系大将的,于是时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的汤恩伯就任该兵团司令官。

到了1948年,国民党军大量成立兵团,各兵团实力差距很大,其中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廖耀湘的第九兵团、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实力最强,这三个兵团火力强大,兵力都在十万以上。

但和这时的第一兵团相比,这三个兵团就显得一般了,汤恩伯到任后,归其指挥的部队有二十多万,番号达八个整编师(军),即整编25师、整编28师、整编48师、整编57师、整编65师、整编74师、整编83师、第七军(未参与整编)。

这八支部队,大都战斗力不错,像整编74师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83师(原100军)是美械师,整编25师全日械(该师师长黄百韬虽是杂牌出身,但25师是标准的中央军,顾祝同的老部队);第七军虽然是杂牌部队,但却是北伐时的“钢军”,桂系头号主力。

进攻山东的45万国军,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占了一半,老蒋也对该兵团寄予厚望。然而,汤恩伯却无法胜任司令官的职务。要说汤恩伯不会打仗,这是不公允的,他在当军长、军团长时,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13军在南口和日军血战;在台儿庄会战的反击阶段,汤恩伯的二十军团(约七万余人)起了决定性作用。汤恩伯的基干部队13军,战斗力不错,如果国军排个“十大主力”的话,13军肯定会入选的。

但是,随着汤恩伯的官越做越大,就乏善可陈了,尤其是他当了“河南王”,拥兵四十万后,饱受各方指责。1944年,面对15万日军的进攻,汤恩伯部迅速溃败,丧师失地,连胡宗南都在军事会议上嘲笑说:“汤司令半个月损失二十万,怎么做到的?”

河南兵败后,汤恩伯一度被撤职查办,但很快就被老蒋再次起用,担任滇黔战区总指挥、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抗战胜利后,汤恩伯被任命为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

在组建三个兵团时,老蒋点名让汤恩伯去实力最强的第一兵团。然而,指挥这么多的部队,显然超过了汤恩伯的能力上限,在之后的作战中,他基本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案,一味服从南京的指示,甚至被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等骄横的将领所左右。

汤恩伯也有自己的难处,老蒋表面重用他,但还是暗中制约他。第一兵团的部队,和汤恩伯都无渊源,汤恩伯一直想将老部队13军调来,但老蒋早已将该军调去东北,归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节制。13军军长石觉是汤恩伯的“干儿子”,汤恩伯集团的骨干,他到东北后和杜聿明矛盾很大,到了势同水火的关系,石觉多次请求汤恩伯,让将13军调到华东战场来,汤恩伯为此找过老蒋,但被老蒋一口拒绝,一点面子都没给。

最后,石觉还是走了时任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的关系,使得13军常驻热河,逐渐脱离了杜聿明的指挥。后来华北“剿总”成立,石觉去跑动走了“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副总司令陈继承的关系,得以正式脱离东北战区,划归华北“剿总”节制。由此可以看出,老蒋对汤恩伯的态度很微妙,汤恩伯看似是老蒋心腹,但说话还不如李宗仁、傅作义、陈继承这些人好使。

1947年3月下旬开始,国军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开始,汤恩伯的第一兵团作为主力参战。

在作战中,汤恩伯将很大的精力用于协调手下关系,比如骄横的张灵甫,动辄对兵团部的命令指手画脚,让汤恩伯头疼不已。为了避免和张灵甫直接对话,汤恩伯在兵团之下,又下设了纵队,其中将张灵甫的整编74师、李天霞的整编83师、黄百韬的整编25师编为一个纵队,由李天霞任纵队司令。

按理说,李天霞当这个纵队司令是合适的,因为在1937年,他在74军王耀武师当旅长的时候,张灵甫来投奔王耀武,起初是上校候差员,后来才在李天霞旅当了团长。李天霞任师长时,张灵甫是他手下的副旅长、旅长。不过,张灵甫自当上74军军长后,志得意满,不把昔日的长官李天霞放在眼里,两人关系迅速恶化。得知李天霞又要给自己当长官,张灵甫不干了,直接给汤恩伯打电话提出异议,并推荐让黄百韬当纵队司令。

汤恩伯这个兵团司令,被手下师长呛得说不出话来,他无奈之下,竟然同意了张灵甫的主张,改让黄百韬任纵队司令。其实,这个纵队司令的头衔毫无意义,连汤恩伯都拿张灵甫没办法,其他人谁去都也是没辙。

5月,整编74师被围孟良崮,仅三天就遭覆灭,张灵甫兵败身死。老蒋大为恼火,召开军事检讨后,将汤恩伯撤职,黄百韬停职留任,李天霞撤职查办。

汤恩伯被撤职后仅两个月,就又代理陆军总司令职务。至于第一兵团,在整编74师覆灭后,气急败坏的老蒋下令撤销该兵团。后来国民党军又相继组建了好几个第一兵团,但只是番号相同。

王敬久与第二兵团

第二兵团的实力不如第一兵团,但也辖五个整编师(军),有十几万之众,兵团司令官是黄埔一期的王敬久。

在国军的黄埔生中,王敬久的晋升速度是比较快的,属于第一梯队。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后,王敬久的87师和宋希濂的36师、孙元良的88师、桂永清的教导纵队先后开赴战场,被称为“四大德械部队”,这四支部队的装备和兵员素质,在前后参战的70多万大军中,属于第一梯队的。

老蒋对德械师很是看重,在36师、87师、88师开到上海后,马上提拔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为军长(78军、72军、71军)。这三个军,暂时无多余部队拨付,所以任辖原有的师,三人都是军长兼任师长。

德械部队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后,损失大半。南京沦陷后,教导总队被取消番号;宋希濂在南京战后,被军政部免职,后经张治中求情,于1938年1月,被任命为荣誉师师长;孙元良在南京城破前夕,脱离部队不知所踪,后来只身逃回,被老蒋下令拘禁于军法执行总监部,后经顾祝同等人斡旋,被释放。

宋希濂、孙元良离开部队后,他们指挥的德械残部编入了王敬久的71军,这样一来,71军就拥有了36师、87师、88师这三支德械师的番号。

这时的王敬久,颇为老蒋重视,但他自己却不争气,骄横的本性暴露出来。71军在洛阳整训期间,按照军政部规定,当地驻防部队,应由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指挥,但王敬久却一点不买账。原来,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张治中率临时组建的第五军开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作战,王敬久时任该军的87师副师长,祝绍周任87师参谋长,由于兼任87师师长的张治中,主要精力放在指挥全军作战,所以87师实际由王敬久指挥。在作战中,王敬久看不上祝绍周的能力,公开说其不是一个好的参谋长,两人因此结怨。

如今,王敬久却成了看不上的祝绍周的下属,心中很是不满, 祝绍周签发的文件,他看都不看,祝绍周通知他开会,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派副官去参会。后来,祝绍周将状告到了老蒋那里,老蒋大怒,下令将王敬久撤职,71军军长交由宋希濂担任。

后来,在江苏老乡顾祝同的求情下,老蒋让王敬久任25军军长,之后,王敬久长期在顾祝同的战区任职,曾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务。

1947年3月,王敬久被任命为第二兵团司令官,他不愿担任这个职务,曾去找时任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希望去后方任职,顾祝同劝他在此时刻千万不要请辞,否则会惹怒老蒋的。

王敬久为何不愿当这个兵团司令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1946年,他率部进犯解放区时,屡战屡败,多次受到老蒋斥责,内心有了阴影,丧失了和我军作战的勇气;二是邱清泉的第五军划归第二兵团,此前,王敬久曾指挥第五军及胡琏的整编十一师,进犯巨野、郓城,邱清泉和胡琏互相不服,难以配合,让王敬久很是头疼;尤其是邱清泉,视王敬久的命令如同儿戏,在军事会议上屡屡讥讽王敬久制定的军事方案,搞得王敬久下不了台。

邱清泉对抗王敬久,就如当年王敬久抵制祝绍周一般,可谓是风水轮流转。对于邱清泉的跋扈不服指挥,王敬久曾向老蒋告状,但王敬久自己就有跋扈之名,对他的说辞,老蒋并不相信,反而偏袒邱清泉,这就使得邱清泉更为嚣张。

第二兵团组建后,辖第5军(未参与第一批整编,番号未变,第二批整编时改番为整编第5师))、整编第72师、整编第75师、整编第85师、整编第88师。五个整编师(军)中,第五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是整个兵团的基干部队,但对于邱清泉,就如同汤恩伯面对张灵甫一般,王敬久是毫无办法。

在进犯山东解放区时,第二兵团的整编72师在新泰被我军歼灭。之后,整编74师被围孟良崮后,老蒋令王敬久率部增援,战后老蒋斥责王敬久观望不前,说实话这有些冤枉王敬久了,因为整编74师在孟良崮不到三天就覆灭了,离的最近的第一兵团都没救援的上,更别说第二兵团了。

6月,刘邓大军南下突破黄河防线,第二兵团奉命驰援鲁西南,结果遭遇惨败,老蒋震怒之下,对王敬久彻底失望,下令撤销第二兵团番号。被免职的王敬久,不再被老蒋重用,此后担任的都是训练处长,编练司令等职务。

欧震与第三兵团

第三兵团组建时,欧震任司令官,兵团辖五个整编师(整编第9师、整编第11师、整编第20师、整编第48师、整编第64师)。

欧震在三个兵团司令官中,是唯一的非老蒋嫡系,他是粤军出身,资历较深,北伐时就是第四军的教导一师副师长。老蒋之所以让杂牌将领欧震出任第三兵团司令官,一方面是欧震为人老实,历史上未曾参与反蒋。

另一方面,第三兵团成分复杂,比如整64师是粤军系统、整48师是桂系部队、整20师是川军、整编第9师和整编第11师则是中央军。鉴于杂牌部队占多数,老蒋就选择了听话的欧震任司令官。

欧震这个兵团司令官有名无实,他实际上谁都指挥不动,该兵团在三个兵团中,存在感最低,在1947年8月被取消番号。不过,在三个兵团被撤番时,以打辅助为主的欧震兵团,损失却是最小的。

结语

国民党军为了进攻山东解放区,编组了三个规模很大的“超级兵团”,但这三个兵团合计有45万之众的大军,并没有达成进攻目标,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被歼灭七万余人,战略完全落空,三个兵团也不得不取消番号,所谓“重点进攻”,沦为笑话。

6 阅读: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