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题跋也这么美,魅力丝毫不输原作

悦然说文化 2024-09-01 01:55:26

在浩瀚的书法艺术宝库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真挚的情感、不羁的笔意,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地位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然而,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幅情感喷薄、字字泣血的杰作时,往往忽略了其背后那些同样精彩纷呈的题跋,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历史的夜空,同样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这些题跋中,有元代鲜于枢、清代王顼龄、徐乾学、徐乾学等,当然,也少不了有“牛皮癣皇帝”和“盖章狂魔”之称的乾隆皇帝。

而这些题跋中,鲜于枢、清代王顼龄、徐乾学等人的书法魅力,也是让人惊艳不已,要知道,像鲜于枢就是元代的大书法家,而王顼龄则是清代大臣。而其中王顼龄就题跋了两次。

当你细细品味《祭侄文稿》的题跋时,一定会被其深深吸引,那份美,丝毫不逊色于原作本身。题跋者们或以敬仰之情,追溯文稿背后的悲壮故事;或以精湛技艺,摹写颜公笔法之神韵;更有甚者,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对忠孝节义的深刻理解。这些题跋,不仅是对《祭侄文稿》的致敬,更是书法艺术的一次次精彩演绎。

每一行题跋,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跨越时空的界限,与颜真卿那悲愤交加的情感产生共鸣。它们或凝重深沉,如同历史的低吟;或飘逸灵动,展现书者的独特风姿。在这些题跋中,我们仿佛能看到书者们提笔时的虔诚与敬畏,感受到他们对书法艺术无尽的热爱与追求。

太美了!

那些珍贵的题跋,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动体现。在这些题跋的引领下,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领略到《祭侄文稿》的非凡魅力,以及中国书法艺术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韵味。

本作品高清无水印完整版可在小熊书画网下载。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