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么多大臣弑君的,为何司马昭的名声特别差?有4个原因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10-22 09:59:39

春秋战国时期的弑君太普遍了,多如牛毛:

有国人弑君,比如齐人弑公子无亏;

有权臣弑君,比如崔杼弑齐庄公;

有兄弟弑君,比如卫州吁弑卫桓公;

有儿子弑君父,比如楚穆王商臣弑武成王;

有派刺客弑君,比如吴王阖闾派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弑君感觉没什么存在感?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君主太多。

2、礼乐崩坏。

3、弑君的细节不多。

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早期,诸侯国众多,西周刚建立的时候,有上千诸侯国,就有上千人君主,被弑杀几个,记都记不住,更不要谈什么影响力了。

春秋时期崔杼弑君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弑君成为了普遍现象,大家都这么干,就习以为常了,谁也没法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谁。

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记载很简略,弑君就几个字,细节几乎没有。

《左传 僖公 僖公九年》: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

比如晋国大臣里克弑君,这么七个字,没有任何细节,就这么一笔带过,记载如此简略,你根本没有感觉一样。

《左传 宣公 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再比如赵盾弑晋灵公,也就是八个字就没了,关键晋灵公还不是赵盾杀的,是赵穿杀的,而且是晋灵公先动手杀赵盾,赵盾逃走,但史官不管三七十一,就算在赵盾头上。

真正有恶劣影响力的弑君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开始的,首个被弑的君主是秦二世胡亥,权臣赵高派其女婿阎乐逼死了秦二世。

《史记 秦始皇本纪》: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阎乐带兵闯入胡亥所在的望夷宫,杀死了卫令和几十人敢抵抗的人,胡亥起初请求见赵高,被阎乐拒绝,胡亥想当个普通百姓,也被拒绝,阎乐带兵上前逼迫胡亥,秦二世胡亥只得自杀。

赵高逼死胡亥

赵高弑君后,影响恶劣,后人对他的评价多为负面,赵高在历史上的形象也很负面,唐太宗评价赵高与董卓:

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甚至还有人对赵高持正面评价,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赵高是赵国公子,为报仇甘愿充当宦官,灭亡了秦朝,而秦朝一向被认为残暴,赵高弑君及灭亡秦朝的行为因此显得正面,这种说法并非主流。

此外,赵高弑君是派人逼胡亥自杀的,胡亥好歹也算留了个全尸,自杀算是最体面的死法了。

西汉一朝,也有多次弑君事件,比如吕后弑杀了汉前少帝,功臣弑杀了汉后少帝。

东汉一朝,也有多次弑君事件,比如跋扈将军梁冀弑杀汉质帝,董卓弑杀汉少帝。

西汉与东汉的弑君,几乎没啥影响力,西汉的弑君主要是皇帝年幼,而弑君又是得到朝廷的认可,尤其是功臣弑杀汉后少帝。

东汉时期的弑君影响力不大,则是因为这些弑君的权臣评价都很差,而且结局不太好,均被杀死,更重要的是这些弑君事件都是私下处理的,显得很隐蔽,而且知道细节的人不多。

东汉跋扈将军梁冀毒死汉质帝

再看司马昭的弑君,与上面讲的这些弑君有着本质区别。

《资治通鉴 魏纪九》: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昭弟屯骑校尉伷遇帝于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伷众奔走。中护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

1、有一句千古名言流传下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是曹髦说的话,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路人都知道,这话流传非常广,已经成为一个成语典故,后世想要篡位的权臣,都被形容为司马昭之心,这已经成为篡位的代名词流传甚广。

后世只要有人篡位,就有人想到曹髦与司马昭,这个影响力够大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弑君,这还是中国历史第一次。

司马昭弑君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是很多人围观之下的弑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首次在大众之下被杀,意义非同凡想。

曹髦率军杀司马昭,是大张旗鼓的,是呼喊着冲出宫门的,曹髦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成全司马昭的万世骂名,这个事件知道的人太多,史书都春秋笔法都没法掩盖,这个影响力实在太大。

3、皇帝被武器刺穿身体。

赵高弑秦二世,是逼得秦二世自杀的,梁冀弑杀汉质帝,是毒死汉质帝,董卓弑杀汉少帝,同样是毒死汉少帝的,这些弑君,皇帝的身体至少不会遭受创伤,至少给皇帝留了一个面子,同时也是最为体面的死法。

司马昭弑君是光天化日之下

古代的皇帝是天子,有种神圣的感觉,皇帝的死法一般是自杀、服毒、或者用白绫上吊而死,这些死法算是有些体面,哪怕是亡国之君也是这样。

如果用武器杀死皇帝,有污辱的意思,不给皇帝留体面,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获得的骂名就越多,这件事的影响力就越大。

4、司马氏建立的晋朝导致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

就算司马昭弑君了,如果他建立的朝代有功绩,后人也不会说什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靠玄武门之变弑杀兄弟、软禁父亲上位,道德上很不光彩,但唐太宗开创了一个贞观盛世,而且从谏如流,还获取了美名。

晋朝虽然算大一统政权,但对中国历史来说,毫无进步意义,甚至都不如秦朝和隋朝,秦朝好歹有大一统的功绩,隋朝也有结束几百年乱世的功绩,唯独晋朝带给华夏民族的只有厚重的灾难。

司马氏夺权之后,毫无政绩可言

晋朝统治时期,华夏传统地区中原首次被异族占领,自夏商周以来,中原一直就是华夏的统治中心,在晋朝手中居然丢了,几千年的首次,你说后人能不怨恨晋朝吗?能不怨恨司马家族吗?

很自然就会联想起司马昭弑杀曹髦的事件,以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千古名言。

东晋时期,晋明帝司马绍问温峤,晋朝是如何获取天下的,王导就把司马懿到司马昭这些事都说了,晋明帝把头埋到床上去,说道:如果像你说的这样,晋朝天下怎么能长久呢!

司马昭自己的后人都不能理解,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这种恶劣的弑君自然千古流传了。

2 阅读:443
评论列表
  • 2024-11-02 15:37

    晋朝虽是汉族带路党,但确实中华民族大结合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