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作为一代政治伟人,退休后仍然殚精竭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而他在临终前却饱受疾病的折磨,留下了令人感动的遗言。
按照人的自然生存规律,晚年人的思维、行为、语言等各种能力都会受限。而晚年的邓小平仍然念念不忘国家的发展,竭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力量。
作为一名政治家,邓小平在退休之后没有半点糊涂,而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当然,他也是一位有着世界眼光的领袖,他始终站在国际大势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和世界,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他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他除了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还有着坚持真理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魄力。
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执着的人生追求,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幸福放在最高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一生三起三落,从不怨天尤人,当他再次复出时已经年过七旬,他说他还能工作二十年,不是为了做官,而是要干事。
在晚年他始终把培养接班人作为自己政治活动的内容,他要求老同志为年轻同志让位置,自己退出中央领导岗位,实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
在第三代领导集体建立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影响,多次和新成员谈话,作政治交代,恳切地提出希望和要求。
到了1994年春节以后,邓小平再也没有公开露面。1996年12月的一天,邓小平一觉醒来感觉到呼吸不畅,尽管这天他做了很多事情,想要分散注意力。
可咳嗽不止,让他不能呼吸,不能下咽食物,更无法完成这些活动。身边的医生只好把他送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从这天之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病情也越来越重,从早到晚都陷在疾病的折磨中。
除夕夜,他的病情虽然很重却较为平稳,医生和炊事员做了几个菜,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大家都有着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邓小平能早日康复。
他们希望着奇迹的发生,却始终都没有等到那一天。小平同志在最后只能借助机器来呼吸,下午5点多的时候,大家都没来吃饭,因为他们正在抢救他。
最终,邓小平因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离开了人世。根据医生的解释,他最致命的问题发生在神经系统,是一种没办法根治的疾病。他的心脏、肝脏都很好,也没有糖尿病。
卓琳也知道,邓小平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带着全家向他告别。其实在他没去世之前,卓琳就写信给江泽民,转告邓小平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到大海里。
当她站在邓小平的床前,她多次呼喊着邓小平,希望能睁开眼睛看看他,可邓小平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再也没能醒过来。
第二天凌晨,全世界都知道了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在这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降半旗,中外记者纷纷拍下了这一画面。
这一历史时刻在天安门广场诞生,1997年2月20日早上天安门广场首次为邓小平逝世降半旗致哀,一时间迅速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和电视新闻中。
2月24日上午,邓小平的遗体在北京火化。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相继来到301医院为邓小平送别,并护送邓小平的遗体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邓小平的遗体火化后,卓琳按照邓小平的遗言,强忍悲痛眼含热泪,用双手捧起邓小平的骨灰久久不忍松开。
他一次又一次呼唤着小平的名字,许久才把骨灰和花瓣洒向大海。随后,邓小平的角膜也贡献了出来,遗体也捐献医学研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秘书也接到命令,把他留下的衣物全部烧了。
他身边的人看着邓小平一件件破旧的内衣,心中很是酸楚:“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穿着破了的衣服,谁能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