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42岁,却激励中国亿万青年,潘石屹:他的书我看了七遍

言话古今 2024-10-22 09:58:37

1988年,一本名为《平凡的世界》的小说横空出世,迅速激励中国亿万青年。

它讲述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普通人如何在困境中顽强奋斗、追寻梦想的故事,成为那个时代青年心中的灯塔。

这部作品由路遥倾尽心血创作,以平凡却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打动无数读者。然而,与小说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路遥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挫折与坎坷。

用生命写作的过程中,不断透支自己的健康,最终英年早逝,让人唏嘘不已......

从希望到绝望

1966年,全国上下迎来一段特殊时期,路遥的求学之路被命运扼住咽喉,教育系统被全面打乱、学校关闭,一纸政策让他回到农村。

在家乡路遥过着灰暗的日子,被迫拉大粪、干最苦的农活,青春梦想被打碎。尽管生活艰难,他却不愿就此屈服,劳动之余跑到延安文化馆读报纸、看书。

从《参考消息》中的世界时事,到苏联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不断积累知识为人生寻找突破口,开始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1973年,高校重新开放招生,路遥以优异成绩考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文学事业,也开始自己的写作之路,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化作文字。

为了节省开支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破旧的宿舍,蜷缩在窑洞里,点着一盏煤油灯伏案写作,把心中未曾消散的理想诉诸笔端。

1976年,路遥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文艺》工作,写作热情得到进一步释放,先后创作一系列短篇小说。

这些作品多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关注普通百姓的命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那个时代,农村青年在命运面前的挣扎与彷徨。

路遥写作手法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始终信心文学应该源于生活反映人们的真实困境,最终其风格引起陕西文学圈的注意。

1982年,路遥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讲述青年高加林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挣扎、奋斗的故事。

这部小说直面现实问题,生动描绘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交界处青年的迷茫与不甘,表现人们在社会变革中面对的种种困境。

文字中有着对土地、对家乡的深情,更有对现实中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很快这部小说就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读者在小说主人公高加林身上看到自己。

改革开放初期,像高加林一样在城乡之间徘徊的年轻人不计其数,面临城乡之间巨大差距时的无奈与困惑。

《人生》不仅是路遥个人创作道路上的一次突破,更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逐步确立他在陕西文学界的地位,也为日后迈向全国文坛打下基础。

路遥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过于沉重,甚至被认为不符合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可他却觉得要为普通人发声,要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转型中被忽视的角落。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路遥的作品更是来源于亲身体会,因为他就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作家。

艰辛的求学路

1949年,路遥出生在我国陕西清涧县王家堡,原名叫王卫国、是家中长子。家里人口众多,九个孩子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中,经济状况极其拮据。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的劳作却始终无法让全家人温饱。母亲马芝兰日夜操劳,面对生活的重压,显得力不从心。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与乡村,孩子的命运似乎早已被注定,男孩成年后继承父辈的劳作,女孩则早早离开家嫁到其他村子。

年幼的路遥对读书十分渴望,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无尽的黄土、大山,父母并不十分理解他的梦想,看到孩子读书的认真劲,却也尽力让他上学。

好景不长,因家庭经济困境,七岁的路遥不得不被迫辍学。在此期间大伯王世泽找上门来,希望能从弟弟手中过继一个孩子,在老年有一个依靠。

长子一般不能被过继,王世庆看到路遥对读书十分执着,最终带着他踏上前往大伯家的路。

走了两天一夜的山路,终于抵达大伯家门口,临别时父亲告诉路遥,“你大伯家会让你读书,好好读,不要辜负机会。”说罢转身离去再也没回头。

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路遥心里明白,但也知道如果跟着回去就无法读书。心中百般不舍,最终还是决定留下,也正是因为这一选择得以重回学堂。

在大伯的资助下,路遥顺利地进入村中小学,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擅长文学。

多年后他升入延川县城关小学,城里的学生吃得好、穿得体面,路遥只能依靠自带的麸皮干粮果腹,即使这样依然坚持学习。

1963年春天家中无力供养他上学,大伯一度打算让路遥辍学,大妈则跑到附近村庄去讨饭,把讨来的粮食变卖供其上学。

冬天路遥穿着单薄的破棉衣,啃着发霉的糠饼,忍着寒冷走过漫长的山路去上学,为了省钱穿着不合脚的破烂鞋子,脚上布满冻疮,但在课堂上依然全神贯注。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路遥一步步从大山黄土中走了出去,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分子。

因为亲身经历过,路遥十分懂得底层年轻人的不甘与痛苦,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很接地气,能够写出底层劳动者的心声,也就有了《人生》的问世。

《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程

创作出《人生》后,路遥并没有停下脚步,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愈发深入,萌生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描绘中国城乡交界处普通人的生活,反映时代变革对普通百姓命运的影响。

这本书便是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平凡的世界》,它的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从1985年开始路遥就一头扎进构思与写作中。

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陕北的乡村,深入矿区和农田,与农民和工人面对面交流,获得最真实的素材,让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写作期间路遥几乎与外界隔绝,住在陕北的矿山医院,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每天将自己关在窑洞一样的小屋子里,长时间的高强度创作让他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但始终没有放弃。

他把自己沉浸在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的世界中,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竭力让每一个细节都能打动读者。

1988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中国文坛上首次亮相,最初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后来,这部作品便通过电台的广播剧传播,迅速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无数青年通过这部作品找到共鸣,书中的人物与情节,激励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懈奋斗。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文学作品成为无数普通青年心灵的寄托、精神的支撑,深深刻在中国几代青年的记忆中,《平凡的世界》也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文学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向人们传递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身处最为平凡的世界,也要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光亮......

1992年路遥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虽然尝试过多次治疗,但多年的劳累让他的身体难以承受,肝病的反复发作,甚至无法再拿起笔。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路遥的病情不断恶化,只能在医院的病床上,偶尔翻阅一下曾经发表的作品,11月17日因病逝世、年仅42岁。

在他的追悼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纷纷悼念这位早逝的文学巨匠,没有来的也被他的书所影响。

潘石屹就曾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是这样评价的“这套书我看了整整七遍”,早期的他也是山沟沟里的青年,正是看了路遥的书才一步步变成“潘十亿”。

路遥本人在物质上并不富足,甚至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却通过一支笔为无数奋斗中的年轻人点燃希望之光,激励中国亿万青年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1 阅读: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