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课”争议背后:教学质量的真实追求与表面功夫的博弈

瀚海墨香 2024-09-06 15:23:55

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公开课”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引发了广泛争议。原本旨在促进教师间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的公开课,却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让不少教师开始质疑其存在的真正意义。

“公开课”变成“表演课”

公开课的初衷是好的,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教师们能够相互观摩、学习和借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开课似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表演课”,教师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是精心准备、反复打磨的“完美”教学,而非日常教学中的真实状态。

这种“表演”性质让公开课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和意义。

近十几年来,教师的公开课蜕变得尤其厉害。因为要评职称,因为要涨工资,所以,一堂公开课要经过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精心打磨。

我们单位几个中青年教师,在公开课之前,先是上网上找教学实录,然后找几个教师合作备课;

再找教研员提意见;再然后才进行进一步课堂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都要精心控制在分钟之内;

再然后让学生配合,布置相应练习和内容,甚至事先用其他学生上两节课,连学生会出现或者希望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都设计好了,以体现教师的“随机应变”“料事如神”……

这哪里是上课?

分明是一场耗时一两个月、精心彩排的电影!

这不是一堂课,是一段精心剪辑的视频!

公开课”三宗罪

1.公开课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们上公开课,其宗旨不是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经验,而是把它当作名利场的工具。

为此,提前为学生“透题”、进行“彩排”。

不仅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更剥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期待感。

一堂课内容被反复练习,反复咀嚼,学生只是表演工具,作出一副兴趣盎然的模样:微皱眉头,要假装思考;满面欢喜,要表现出恍然大悟后的欣喜之情;要学会激动,对,要很激动要难以自抑地站起来抢答……

诶,一切尽在掌握中!

公开课,教师到底交流了什么?

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

02.公开课中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真正完成。

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如果课堂容量小,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就“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撑得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 体现“分层次”教学、“阶梯式”教学,那么就加大课堂容量,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就导致了一些重要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讨论和探究,问题解决显得粗枝大叶,学生不甚了了的局面,教学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

03.教师表现欲望强烈,分不清上课的主次关系。

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公开课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和活跃,过度强调自己的主角光环,而使上课的角色主次有所变化。

解决之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公开课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

首先,公开课应该回归其本质,即作为一种教学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而不是一种“表演”的舞台。

其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公开课中真正受益。

最后,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公开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能够真正发挥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结语

“公开课”并非一无是处,但也确实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让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看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想?欢迎评论,一起交流,碰撞出神奇的火花。遇见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期待你的关注、点赞、分享、收藏。

0 阅读:116
评论列表
  • 2024-09-06 21:04

    都让家长检查作业对错的,包装评什么公开课啊

  • 2024-09-06 16:38

    讲公开课,优质课等,往往组织一个团队经过数周乃至数月的准备再经过反复的试讲,打磨。课成形了才到最后拿出来。这样的课好但不实用,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