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四个字,放眼历史长河,能担得起的寥寥无几,要我说,曹操绝对算一个。
尤其是在生死这件事上,老曹的境界,甩了同时代的人几条街不止。
不信?咱就从他自创的成语“百年之后”聊起,扒一扒这位乱世枭雄的生死观和家国情怀。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古人对“死”这个字眼儿,那叫一个讳莫如深,这也不难理解,古代医疗条件差,人均寿命短,活到老死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再加上等级森严,从皇帝的“驾崩”到大臣的“薨”,再到平民百姓的“卒”、“殁”,不同的称谓,对应着不同的身份地位,也折射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
不过总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生死,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坦荡和豪迈,比如文天祥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把生死置之度外,令人敬佩。
再比如曹操,他老人家可不是光会打仗、写诗,在看待生死这个问题上,也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这句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无论寿命长短,最终都难逃一死。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没必要整天杞人忧天,与其纠结于生命的长度,不如专注于生命的厚度。
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死观,曹操才能在晚年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句,他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放到现在,妥妥的“人间清醒”。
当然老曹也不是铁打的,再怎么豁达,也不可能把“死”字天天挂在嘴边,毕竟古代社会对死亡的忌讳根深蒂固,就算自己不在乎,也得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
于是一个文雅又顺口的词语——“百年之后”——应运而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曹操的《军谯令》里。官渡之战后,曹操回到故乡谯县,看到家乡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内心悲痛不已。
为了安抚百姓,他下令优待战死将士的家人,并为他们修建祠堂,让他们百年之后能有个祭祀的地方,“百年之后何恨哉?”——这句话,既表达了曹操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也巧妙地避开了“死”这个敏感字眼。
要理解“百年之后”这个词的由来,就不得不提一下官渡之战,这场战争是曹操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之作。
话说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显赫的家世,一度成为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人,而曹操虽然也颇有实力,但比起袁绍,还是差了一大截。
官渡之战就是这两位大佬之间的终极对决。这场仗打得异常艰苦,曹操一度陷入粮草匮乏的困境,要不是荀彧力劝,他差点就撂挑子不干了。
反观袁绍,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稳扎稳打,就等着耗死曹操。
眼看曹操就要凉凉,关键时刻,袁绍阵营的谋士许攸,因为个人恩怨,叛逃到曹操这边,并透露了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曹操当机立断,亲率精兵奇袭乌巢,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彻底扭转了战局。
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追击,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霸主地位。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最终郁郁而终。
战争结束后,曹操回到故乡谯县,曾经繁华的家乡,如今却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曹操内心悲痛万分。
为了安抚百姓,曹操颁布了《军谯令》,在这道命令中,他不仅下令优待战死将士的家人,还为他们修建祠堂,让他们百年之后能有个祭祀的地方。
“为存者立庙,使视其先人,无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这句出自《军谯令》的话,道出了曹操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他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告慰亡灵,抚恤生者,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能够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而“百年之后何恨哉”这句话,也成为“百年之后”这个成语的滥觞,在那个对死亡讳莫如深的时代,曹操用“百年之后”代替“死后”,既表达了对亡者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百姓心理的理解和用词的巧妙。
“百年之后”这个词,并非曹操的昙花一现,它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并最终演变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三国时期,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主刘禅派李福前去探望,弥留之际,诸葛亮曾对李福说:“丞相比百年之后,谁可继之?”这里的“百年之后”,指的便是去世。
可见在诸葛亮那个时代,“百年之后”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表达方式,更令人惊叹的是,“百年之后”的生命力,跨越了千年,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老人们更是对这个词情有独钟,常常挂在嘴边。
这其中既有对死亡的忌讳,也有对长寿的期盼,“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到一百岁,简直是凤毛麟角。
因此“百年之后”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圆满的期许,对于高寿老人而言,“百年之后”更像是一种喜丧,一种解脱,一种回归。
“老百年”这个说法,更是北方人民对“百年之后”的独特演绎,在“百年”前面加个“老”字,更增添了一份亲切感和人情味,也让这个词语更接地气。
从曹操的《军谯令》到诸葛亮的临终遗言,再到如今北方老人的口头禅,“百年之后”这个词,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悟。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百年之后”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死亡代称,它背后蕴藏着曹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词语,实属不易,它不仅体现了曹操的智慧和仁爱,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死亡的复杂情感——既有忌讳,也有期盼。
与其他那些冰冷的死亡称谓相比,“百年之后”更像是一首充满温情的小诗,一首对生命的礼赞,它让我们在面对死亡时,不再恐惧,不再悲伤,而是多了一份坦然,一份从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年之后”的诞生,也是曹操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它让我们在谈论生死这个沉重话题时,多了一份轻松,多了一份诗意。
“百年之后”的流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它将生死这个严肃的话题,转化为一种更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也让死亡不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都曾留下过自己的印记,而曹操的“百年之后”,无疑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它以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对这位乱世枭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体现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但也并非消极悲观。他并非沉溺于及时行乐,而是将这种感叹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从“献刀刺董”的义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再到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曹操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冒险。他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权威,这与他豁达的生死观密不可分。
如果说“神龟虽寿”体现了曹操对死亡的坦然接受,那么“老骥伏枥”则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积极追求,他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将死亡视为人生的必然归宿,并以此激励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百年之后”这个词,也体现了曹操对后世的关怀,他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繁荣昌盛,这是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家国情怀,也是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和担当。
在官渡之战后的《军谯令》中,曹操对家乡百姓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物质生活,更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为战死将士修建祠堂,让他们的后人能够祭祀先祖,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百姓心灵的慰藉。
曹操的“百年之后”,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他对生死、对人生、对家国的深刻思考,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曹操的人格魅力。
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百年之后”这个词,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文化力量,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活在当下,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曹操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也为“百年之后”这个词增添了更多色彩,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歌既有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情,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诗,展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和开阔胸襟,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统一天下,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体现在他对生死的态度上。
曹操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对百姓的关怀,在《蒿里行》中他描写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这与他在《军谯令》中对百姓的关怀之情,是一脉相承的。[浮云]
参考来源:齐鲁壹点 百年之后魏武帝
灵台发布 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看曹操和袁绍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