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蚕可以分为桑蚕,柞蚕,天蚕,和琥珀蚕等。
2.桑蚕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生菜叶,榆叶和蒲公英,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3.柞蚕可食梨,苹果等植物的叶子,天蚕以辽东柞,蒙古柞等树叶为食料,琥珀蚕主食楠木叶,虎刺等常绿树叶子。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春蚕是谁的作品
《春蚕》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是我国30年代反映农村生活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蚕农老通宝一家蚕茧丰收,而生活却更加困苦的实事,无可辩驳的说明了“丰收成灾”所渗透的时代痛苦,对当时黑暗的中国进行了鞭笞。
《春蚕》出版后,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曾多次再版。笔者所藏为193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初版本,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书名《春蚕》用古雅的红色篆书写于橘黄色的底色上,茅盾的署名用红色行书放在书名下面,十分有书卷气。此初版本现在已经较为少见,在建国前的新文学版本中是比较珍贵的一种。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的作品代表作
《子夜》、《春蚕》、《小巫》、《夜读偶记》、《幻灭》、《动摇》、《追求》、《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一个人的死》、《少年印刷工》、《三人行》、《劫后拾遗》、《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他们的儿子》、《路》、《多角关系》、《农村三部曲》。
春蚕的象征意义
春蚕是勤劳、敬业、智慧之人的象征,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也用春蚕形容教师等乐于奉献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体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养过蚕,由卵孵化,然后慢慢长大,成熟后吐丝作茧自缚,吐完丝后变成像一颗花生大小的蛹,一段时间后蛹化成蛾钻出茧外,雌蛾产卵后完成一生的使命,那你知道春蚕的象征意义吗?
春蚕是勤劳、敬业、智慧之人的象征,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也用春蚕形容教师等乐于奉献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体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蚕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崇尚那些勤劳,敬业,才智之人的标志,得到了更多的人们的喜爱。因而古往今来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常常用蚕来做各式各样的比方。
蚕吃的是郁郁葱葱的桑叶,可是吐出的却是宝贵的蚕丝。蚕的这种品质与“吃的是草,挤得是奶”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处。蚕这种默默地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让人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