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杀青”一词,源于先秦时期。那时,造纸术还没有问世,书籍是将字刻在小竹片上,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竹简。(竹片为简,木片为牍),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在它们一边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状像“册”字的书。
问题随之而来,人们发现,竹竿表面是油质的,表面尤其光滑,特别是在窄长的竹片上书写是非常困难的,刻字也是相当不易。于是人们想出新的办法,将竹片放在火上烘烤,然后再刮去表面的青皮。这样一来,刻字和书写就变得非常方便。
人们将竹子放在火上烘烤,再刮去青皮的过程叫做杀青。
有了杀青这个过程,刻字书写非常容易,也改变了竹子容易被虫蛀的情况,更方便保存。到了秦代,人们不再刻字,而直接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就演变出,人们将初稿写在竹青上,等定稿时,再刮掉竹青,将定稿直接书写在竹白上。所以,杀青就衍生出定稿的意思。
流传至今天,影视剧组柏摄完成也就是影视剧的“定稿”,涿渐形成行业术语。
电影杀青,原意指拍好的底片,已经放在片盒中,准备送去冲洗。大多是指电影拍摄部分已经完成。
个别的演员拍完他个人的戏的时候也会说我杀青了。包括作家、编剧在完成创作进入修改阶段也叫杀青了!比如“历时半年,辗转四省的电影终于杀青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一部电影的创作需要涉及剧本、分镜、拍摄、剪辑等多个部分,当电影完成剧本创作、分镜设计之后,就会召集演员对剧本内容进行拍摄,当剧本中所有的剧情都已经拍摄完毕时,就可以说这部电影“杀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