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甜食上撒一点盐可以增加甜味。因为盐分子比糖分子小很多,所以盐更容易溶解在液体里,还能使液体的渗透压加强,让人们感知液体味道的速度加快。所以,当人们品尝加盐的甜食时,在盐分子的带动下,糖的甜味会更快地进入味觉器官。更关键的因素在于味觉的对比效应,这种效应是指一种味觉能增强另一种味觉的现象。人类的机能相当复杂,味觉也很敏感,舌蕾先接触的物质和后接触的物质会产生对比和变味的效果。若在糖中少加点盐,就会增加一些甜度,这是舌蕾味觉神经对原来的糖和现在加盐的糖加以对比而表现出来的。中国食物中的甜食,花样之多,食法之讲究,在世界上,恐怕称得是数一数二的了。外国人弄甜食,大抵不外是布甸,或者是奶油、鸡蛋之类的糕点,但在中国每个地方却有不同的特色,除了糖果糕饼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甜羹。广府人称它做“糖水”;外省人统称它做“甜品”;而潮州则呼之为“甜汤”。2019年3月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在网络平台曾红极一时的“高粱饴”,其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它就叫作饴。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黏稠状,俗称麦芽糖。在《诗经》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的原野是如此肥沃,本该是苦味的堇菜和荼菜也和饴一样甜。这里指的就是用发芽的米麦熬出来的甜味液体。这一时期,南方楚人食甜的记载较多。在屈原的《招魂》中,“粔籹蜜饵”描述的就是用蜜、饧同米面煎熬所制成的甜味糕点。《招魂》还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东汉王逸做注释称“取诸蔗之汁为浆饮也”,说的则是甜味饮料。
东周时期,中国出现了种植甘蔗的记载。随着甘蔗种植和蔗糖提炼方法的进步,蔗糖逐渐代替饴糖,成为了更主要的甜味来源。公元前4世纪,中国有了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但当时的蔗糖加工工艺十分粗糙,到了汉代,甘蔗的加工提取已经趋近完善,至东汉,就有关于糖中有“沙”一样口感的小颗粒的记载,砂糖的雏形出现了。唐代是我国制糖的一个大发展时期。一方面,冰糖的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在吸收了印度的制糖技术后,中国提炼砂糖的技术迅速发展成熟。
宋代时,“糖霜”一词已屡见于文人著作,如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糖霜即绵白糖,在当时已被广泛食用。这一时期,蜜饯的品种也已十分丰富,不仅有《梦粱录》中记载的“十色蜜饯”,更诞生了至今仍备受人们喜爱的冰糖葫芦。
到了明代,中国工匠发明的“黄泥法”让糖的成色进一步变白。在《糖史》中,季羡林认为,这是手工制糖脱色技术的“登峰造极”。这也是梵文中“白糖”一词“cini”,本意为“中国的”的原因。
这之后,中国的蔗糖业走向专业化。糖在中国人手中也有了更多的花样,糖被做成各种糕点和零食:乌梅糖、糖叶子、花花糖、糖糕、蜂糖糕、糖粥等甜味食物出现在百姓的食谱之中。
“食糖区”从北到南的转移
与今天“南甜北咸”的观感不同,北宋的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当时中国的口味分布是“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甜食分布也是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流变的。
在蔗糖产生前,人们主要依靠蜂蜜和饴糖作为菜肴的调味料。而蜂蜜与饴糖生产的自然环境限制较小,南北差异并不明显。早期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更具优势,饴糖的原料小麦在北方发展较早且地位较高,因此,早期北方食甜程度高。
而蔗糖的出现与普及则改变了这个状况。蔗糖的原材料甘蔗对环境区位要求较高,只适宜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种植。宋代以来,中国甘蔗产区主要集中在四川、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靠近原产地,意味着更低廉的食材获取成本。在交通物流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作物的生长和产出基本决定着甜食的分布格局。
南宋时期,临安一带的甜食发展尤其突出。当时,官府贵家中设有四司六局,其中蜜煎局专掌糖蜜花果、咸酸劝酒之事。街市上的食店、点心店以及粉食店等皆有诸多糖、蜜小食。食店所卖蜜饯有12种之多,又有沿街叫卖的“麻糖、芝麻糖、豆儿黄糖、杨梅糖、荆芥糖”等,各色糖果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