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后没有被收押,意味着什么?

2024-08-31 00:17:34

一、开庭后没有被收押,意味着什么?

开庭没宣判没收监的说明案情还有转机,还处于取保候审状态,一般判处缓刑的几率较大,但不一定意味着能够判处缓刑。

这种情况宣判后,如判处缓刑,也不会收监。如判处实刑,就收监,现在还不能判断是不是实刑。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开庭会不会收监,取决于法院判决。如果法院判实刑就会收监,如果是无罪释放或者判缓刑就不会收监。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只是因为符合条件才被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的人说明涉嫌犯罪,一旦罪名成立,就会被判刑。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取保候审以后,应当配合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应当做到随传随到接受讯问。如果涉嫌犯罪,应当审判。

二、开庭没收监会缓刑吗

是的,虽然不能说肯定缓刑,但确实可能性很大。

可以取保候审,说明情节相对轻微,有的则是已经获得受害方的谅解。最重要的是,取保候审说明不会发生社会危害。所以在量刑时,完全可以判缓刑,不用关进去的。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五)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六)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