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杀人需负刑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判刑时可从轻处罚,最低三年有期徒刑。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负刑责,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需负刑责。对未满18周岁的犯罪未成年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需进行管教和矫治教育。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杀人要判刑,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情节较轻的,则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拓展延伸
未成年犯罪如何影响刑罚量刑制度?
未成年犯罪对刑罚量刑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在犯罪时通常会受到较为宽容的待遇。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影响的制约。因此,对未成年犯罪者的刑罚量刑往往较为轻微,旨在教育和改造。然而,随着未成年犯罪率的上升,社会对于刑罚量刑制度的讨论也日益增多。一方面,有人主张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更严厉的刑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应该更加注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因此,对未成年犯罪如何影响刑罚量刑制度的讨论仍在继续,需要平衡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对未成年人的关怀。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对刑罚量刑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刑罚通常较为宽容,考虑到其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制约。然而,随着未成年犯罪率上升,社会对刑罚量刑制度的讨论也增多。一方面,有人主张对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采取更严厉的刑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应注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为其提供更多机会和帮助。因此,对未成年犯罪如何影响刑罚量刑制度的讨论仍在继续,需要平衡社会公众需求和对未成年人的关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三节共同犯罪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三章刑罚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