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案例及其类型分析

2024-08-30 20:39:25

侵犯专利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包括假冒专利和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在产品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使用他人的专利号进行宣传、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等,将受到罚款和追究刑事责任。冒充专利的行为包括将非专利产品标为专利产品、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等,将受到罚款。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将根据损失或利益来确定,专利权人可申请采取措施保护合法权益。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

法律分析

1、假冒专利

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2、冒充专利

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下列行为属于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结语

侵犯专利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假冒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此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也会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对于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赔偿金额将根据权利人受损或侵权人获利来确定。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如发现侵权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停止侵权行为和财产保全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计算起始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情况,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也为2年,计算起始时间同样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专利权的保护第六十七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专利权的保护第六十四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