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广义上是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父母认识到文化变化对孩子的影响,并以此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态度,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不会出现冲突。
西方学者对代沟有三种流行的见解:一是以M.米德为代表,认为代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世代关系中的社会现象。二是以杜文(Douvan)为代表,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代沟现象,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危言耸听制造出来的虚幻想像而已。三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希尔(Hill)为代表,认为世代之间存在着思想、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差别、分歧和冲突,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也有态度和行为方面的一致,并且这种一致性是普遍的、经常性的。因时代、环境、生活经历不同,两代人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看法上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在彼此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不带有敌意和不尊重。
“代沟”(generation gap)一词从英文直译过来,由著名女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创用,由于译法贴切而新颖,加上易于记忆,所以马上成了常用语。从翻译的角度上看,比起原来的用语“世代隔阂”,“代沟”确是优胜一些。现代翻译的趋势看来是以短语占了上风,文绉绉的累赘译法似乎是落伍了。
generation gap一词的出现并不久,大约是六十年代后期的事。generation是一个总称语,指一代人。它所指的一“代”,大约是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间,没有定限。gap一字的原义,则是缺口、裂缝或鸿沟,抽象一点的意思是指个性、意见等方面的歧异。
对于generation gap的存在与否,西方学者有过很激烈的争论。初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价值观方面都是接受传统的,所以不承认“代沟”的存在。代沟的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由于年龄的差距,也由于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客观环境及所接受的文化和传统教育等各方面的不同,两代人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认识也大不相同,这便导致了两代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及在代际理解上出现了不协调不一致。代沟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迫使他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思想进行颠覆,开始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的价值观进行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匮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措手不及,只能依照以前的方式应对。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然转变的原因所在,才能带给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
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于今天世界的大融合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知、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自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亲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地需要子女来担当。
三是时代的迅猛发展。时代的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了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是子女反感父母、产生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就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心浮气躁和自以为是。由于子女现在正处在青春期,容易和父母闹矛盾,也时常容易产生浮躁、赌气等心理。
五是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一些新潮的服装、发型或者是言行举止,通常让父母难以理解,这也就导致了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隔阂。不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代沟”开始不仅局限在血脉相连之间的隔阂,而是延伸到了更广泛的范围,甚至这似乎也成了相互之间观点相驳、行为迥异的一个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