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的症状
当你每次吃完食物后都会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导致的。
一、上腹痛
上腹痛为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二、早饱,腹胀,嗳气
早饱,腹胀,嗳气亦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信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满和上腹胀常驻伴有嗳气。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也有很多消化不良的患者会出现失眠、焦虑压抑、头疼等精神症状,事实上这些症状和患者的恐惧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功能性消化不良
凡具有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而无确切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on,FD)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西方国家资料统计FD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根据症状不同,FD可分为3个亚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型
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
它以胃潴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特异性消化不良型
此种类型的患者存在FD症状,但是和上述两组消化不良的特征没有任何关系。
(4)器质性消化不良
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怎么改善
1、不要吃太饱
发现自己总是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平时应该避免吃太饱。现在很多人饮食无度,总是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食物,这样会增加肠胃负担,久而久之消化不良这种现象会比较明显。
在促进身体健康,改善消化不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化,不要每次摄入食物的时候都吃太饱,这样才能防止消化不良症状严重。
2、适当运动
经常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可以适当吃完饭之后走动。很多人平时缺乏运动,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运动量来促进肠道蠕动蠕动,肠道蠕动减弱可能就会出现消化速度缓慢的情况。
总是受到消化不良的困扰导致健康受损,就应该注意吃完饭之后适当散步,通过增加活动量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这样才能调节身体,促进健康,防止消化不良症状明显。
3、多吃开胃食物
总是有消化不良这种表现,可以多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物,这样才能防止健康受威胁。像常见的山药,山楂,柠檬等都可以达到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这些食物适量进食之后对消化功能降低改善有利,总是消化不良的人可以从饮食这方面入手,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
4、药物改善
长时间的消化不良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一般出现消化不良这种表现可以通过正确的用药进行改善,适当进食一些健胃消食的食物来促进健康。发现这种现象时应该到医院就诊,如果和某些病变有关,需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治疗进行改善,这样才能调节肠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消化。
5、少吃难消化食物
长时间存在消化不良这种表现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调节,一般在消化不良的时候就要远离难消化、粗糙的食物了。很多人平时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经常大量进食难消化的食物,无形中就会增加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