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多久查不出酒驾

2024-02-29 00:00:00

酒后开车测不出酒驾的时间是没有标准规定的,因为酒精在不同的人体中可能代谢速度不一样,且酒精的代谢速度与酒精浓度与饮酒量也有关系,饮酒后最好不要驾车,应当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喝酒的误区

误区一:自己酒量大 喝一点不碍事

有的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酒量大,少喝点或者是喝完酒休息一会儿再开车没有大问题。

其实酒量的大小和血液中酒精浓度没有必然关系。法律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含)—80毫克(不含)为饮酒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酒驾的认定与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太大关系,酒量大的人饮酒后即便是神志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了酒驾标准。根据酒量来判定是否酒驾,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误区二:

酒后挪车不算汽车发动并发生位移,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驾驶员饮酒后驾驶车辆即使车速再慢,由于其本人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故而对于该类行为,都以酒驾行为来对待。提醒司机朋友们不要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要自觉做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误区三:

隔夜酒不属于酒驾很多人晚上进餐饮酒,虽然当晚没有开车,但是第二天早上开车,不能就此认为万事大吉了。由于人体差异,有些人酒精分解快,可能头天晚上喝的就分解完了,第二天开车当然没事。

但是有些人酒精分解慢,头天晚上喝的酒仍然没有分解完,此时开车仍然是酒后驾驶,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隔夜酒。酒驾的判定是按照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或者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定的,不以何时喝的酒来判定,所以第二天需要开车的朋友,头天晚上饮酒要慎重。

误区四:

在马路以外的地点酒后驾驶没事有人认为不在马路上行驶,即使喝了酒开车也不算酒驾,事实并非如此。“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此,即使是在小区院内、马路牙上等马路以外公共通行的地点酒后驾驶,经过检测调查后若达到饮酒或者是醉酒标准,都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误区五:

这条路上没有交警,喝酒开车没事交警的职责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畅通安全。如果某条街道或者某个区域没有部署交警,从而肆无忌惮酒后开车,这种思想是极其危险的。

喝酒后由于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酒后开车让自己和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都处于一种高度危险的环境当中,是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极度不负责任。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由于酒驾不属于保险的理赔范围,面临的可能是巨额的经济负担,也可能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能几个家庭破碎。交警查处酒驾不仅仅是为了查获酒驾行为,不仅仅是让酒驾司机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是为了排除道路交通隐患,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影响后果

人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六项很重要的影响: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

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 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 使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