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针对工资的发放进行明确约定,包括发放方式以及期限。对每个月15号发工资是否压了半个月应该转化思路方式,需要结合劳动者在进行工作付出劳动的时间节点进行判断,因此每个月15日发放工资无所谓压半月工资的说法,因为劳动者在没有付出劳动之前不能苛责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扩展
员工工资如何先做账
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个人)
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缴纳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
管理费用-公积金(单位)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
贷:银行存款
3、缴纳个税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薪酬管理的目标意义
在了解了薪酬和全面薪酬的含义后,作为HR从业者,应如何理解薪酬管理的意义?
毋庸置疑,薪酬需要管理,因为薪酬的重要性。薪酬不仅是HR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现代高科技企业中,员工薪酬支出占企业总体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加大,少则40%~50%,多则80%~90%。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保障体系的健全,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劳动力支出成本在不断增加,如何控制人工成本的增长、如何将人工成本的增长转化为企业效益的增长,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管理者、HR从业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薪酬的专业性也决定了薪酬管理的必要性,大到如何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薪酬战略、如何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小到如何调整员工的薪酬额度、如何与新员工面谈薪酬等,无不体现很强的专业性。
所以,在HR薪酬管理工作开始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薪酬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1)通过薪酬的专业管理,保证薪酬的内外部公平性、合法性。
(2)通过良好的薪酬管理,使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员工、保留员工、激励员工。
(3)通过薪酬激励,合理控制薪酬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产出。
在以上三点目标和意义中,第一点是基本目标和意义,没有内外的公平性、合法性,薪酬管理无立足之本;第二点是主要目标和意义,薪酬支出的本质是激励员工,让他们为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三点是终极目标和意义,不论怎样良好的薪酬体系,最终都是为企业效益服务的,没有企业效益的产生,员工薪酬最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维系。综合来讲,HR薪酬管理的意义是在保证薪酬内外公平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吸引员工、保留员工、激励员工,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产出。
“工资”“薪资”和“薪酬”三者的区别
工资(Wage)是指以小时、天数或计件为基础支付给劳动者或服务者的货币。薪资(Salary)也称薪水和薪金,是指白领员工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薪酬(Compensation)也称报酬、收入,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而获得的各种报酬。
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工资、薪资就是直接经济性薪酬的一种形式。虽然在国外工资和薪资有区别,甚至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也提到“工资、薪金所得”,但在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文件中,只提及“工资”,不再细分“工资”和“薪资”。所以可以说,在我国,“工资”“薪资”“薪水”“薪金”等几个名词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工资”,即劳动者的货币性报酬。
“薪酬”“报酬”“收入”,这三个词体现了“全面薪酬”的内涵,即劳动者获得的各种报酬的总和,包括货币性的工资和以其他形式获得的报酬。所以,在用到这三个词时,一般会加限定性修辞,如“工资报酬”“货币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