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藩王叛乱有两起,分别是靖难之役和宁王之乱。
1、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发生于明朝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经几次大战后于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后朱棣即位,为明成祖。
2、宁王之乱,又称宸濠之乱,发生于明朝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当时怀有野心的宁王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在南昌发动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整场动乱持续了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平定,后明武宗在通州处死了宁王朱宸濠。
塞王简介
塞王指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即从东到西是指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同时,还经常派遣宗王出边巡狩。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命齐王槫率护卫骑兵于开平近地围猎。”在开平卫(上都城)周边地带围猎,时间大约在当年的三月至八月,名为围猎,主要为了围剿残元军队继承元朝岭北行省,这是朱元璋宗王出镇制度的一个具体表现。既“我若征你,不胡乱去,一程程筑起城子来,慢慢的做”的打法,洪武三十年夏四月,朱元璋敕谕晋王“备边十事”,包括检阅开平地区的驻军情况,设置斥候,开展屯田生产等边务,并交由晋王等全权负责。
十三塞王
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晋王朱棡:明太祖三子,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国于北平,后为帝系,是为明成祖。
齐王朱榑:明太祖七子,初建藩于青州府,后命出镇开平。
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
肃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建文内迁移藩甘州府,
辽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广宁府,后被明成祖移藩于湖广荆州府。
庆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建藩韦州,建文三年迁藩于宁夏。
宁王朱权: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
谷王朱橞:明太祖十九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永乐后改建藩国于长沙。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废除封国。
韩王朱松:明太祖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韩王,建藩国于辽东开原,后其子就藩开原。永乐二十二年因弃大宁三卫地,开原逼塞不可居改封平凉。
沈王朱模:明太祖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建藩国于辽宁沈阳,永乐六年(1409年)改封山西潞州。
安王朱楹:明太祖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安王,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平凉。永乐十五年暴薨,无子,安封国除,韩王迁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