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一般将皂的硬度用INS来记录,INS值太高,皂就会像砖块一样,而INS值太低,皂又会太软。倘若用纯橄榄油来做皂,皂的INS值为109,就会太软。
油脂有软油和硬油之分,硬油才是决定皂体硬度的关键因素,如椰子油、棕榈油、乳木果油、呵呵巴油、可可脂等。硬油常温下为固态,是比较好区分的。
基本信息
手工肥皂早已在韩国、欧洲、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蔚为时尚;手工肥皂不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制作出富有特色的香型、颜色、形状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制作出符合自己肌肤特性的特效香皂。
历史发展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
4000年前古希腊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有用油脂和含有碳酸钾的植物灰制取钾皂,并用这种肥皂洗涤羊毛的记录。19世纪以来,由于路布兰制碱法的发挥,使肥皂的生产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到20世纪中达到鼎盛时期。90年代后期,国产香皂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并出现了液体肥皂、液体香皂,又称为浴液。
产品功效
手工皂的功能是清洁洗涤,用在皮肤上面当然是清除泥土污垢、皮肤分泌物、排泄物、化学物质或细菌等等,在讲求美容效果的今日,清除皮肤表面之化妆品、保养品或药物也是其主要的用途之一。
产品分类
冷制皂
冷制皂,是英文cold processsoap 的中文说法。冷制,是相对于工业皂所采用的热溶法而言的。油脂、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生皂化反应。除了混合前需将固体的油脂加热溶化成液体外,在成皂的过程中是不需要高温加热的。反应完成后,皂液入模使其自然干燥,待三至五周后脱模便可直接使用。由于冷制皂在成皂的过程中不需要高温加热,所以可以减少天然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损失。
热制皂
利用热制法做成的皂,在油脂与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至稠状阶段时,再以断续加热的方式,使其快速皂化。脱模后放置一周使水分蒸发,即可使用。
再生皂
再生皂又被称为研磨皂,即是对冷制皂的的再次加工、优化。将脱模后的冷制皂刨成丝,加入添加物(牛奶、花茶等),加热,使皂丝由固体转为液体,再重新固化即得到研磨皂。研磨皂很适合用来制作后期添加其它营养物质的肥皂。因为后期添加的物质,如娇嫩的油脂或其他营养护肤物质,不会被强碱破坏营养成分。如果对于已固化成型的皂体不满意,可以用研磨后再加热的方式重新制作。
融化再制皂
利用市面上购买来的纯净的皂基,加热使其融化,添加色素、香精,入模制作而成。融化再制法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适合手工皂教学。但透明皂基含有让皂一再融化的化学物质,且皂基制作过程中的副产物甘油,也已被提走,因此融化再制法制得的肥皂比较不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