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喊法,这些喊法统称为家庭称谓。比如父亲的妹妹在我国就有好几种喊法。
第一种称呼:姑姑。父亲的妹妹,一般都成为姑姑。这是一种喊法最多的称呼,也是比较大众化的称呼。一般会按姑姑的年龄称为大姑、二姑、幺姑等。
第二种称呼:姑妈。父亲的妹妹,也可以喊为姑妈。一般爸爸只有一个妹妹的时候,就会这样称呼,因为不需要区分开喊,所以就喊为姑妈。
第三种称呼:嬢嬢。父亲的妹妹,有些地方又会被称为嬢嬢。用普通话描述就叫阿姨。
第四种称呼:老姑。父亲的妹妹,也可以称之为老姑。我国北方一带用这种称呼比较常见些。
第五种称呼:满娘。父亲的妹妹,也可以称呼为满娘。这种称呼在我国四川一带很常见,比如资阳、内江等地一般就这么称呼。
第六种称呼:幺姑。父亲的妹妹,也可以称呼为幺姑。这种称呼一般在四川的达州、南充一带比较常见。
侄的称谓
侄,或作侄,是一种亲属关系的,指哥哥或弟弟的子女。男性的侄称为侄子或侄儿,女性的侄则称为侄女;自己为男性,对方称呼自己作伯父或叔父,自己为女性,对方称呼自己作姑母。现代除非从母姓,否则侄是一定与本人同姓,类同堂的性质。
原本“侄”和“侄”严格上是有区别的,但清朝和民国时期,“侄”是正字,“侄”是异体字。中国大陆现行简化字则用“侄”全面取代“侄”。
依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叫王熙凤”,清朝用“内侄”、“外侄”来区分“男方亲兄弟所生子女”和“男方妻子之兄弟所生子女”。
在汉代之前,女性才会称兄弟的子女为侄,男性称兄弟的子女为从子、从女。
在中华文化,谦称时可称呼自己为“小侄”或“愚侄”;对于没有亲属关系的后辈,可称之为“贤侄”或“世侄”。
亲属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
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直系亲属,即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配偶的姐妹及其子女不属于直系亲属,应属于姻亲。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但不包括配偶本身。姻亲可分为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和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三种。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子的妻子,兄弟的妻子。配偶的血亲,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如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妹等。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这是一种间接的姻亲关系;如妻子的兄弟的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