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二至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
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
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
不同的年份都不一定是会有闰月的存在的,但是也并不代表有闰月的存在就一定会是相同的闰月的。
1、闰1月:还未出现过
2、闰二月:民国6、17、36、93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三次。
3、闰三月:民国25、44、55、82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四次。
4、闰四月:民国14、33、52、63、90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五次。
5、闰五月:民国3、11、22、41、60、79、87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七次。
6、闰六月:民国19、30、49、68、76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五次。
7、闰七月:民国8、27、38、57、95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三次。
8、闰八月:民国46、65、84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三次。
9、闰九月:从民国元年到96年,都没有。
10、闰十月:民国73年,从民国元年到96年,只有一次。
11、闰十一月:从民国元年到96年,都没有。
12、闰十二月:从民国元年到96年,都没有。
闰月的来历
“闰月”来源于我国的农历,最早始于夏代,因此也称为夏历。农历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为一个 周期,周而复始。农历的“年”以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冬至到冬至)为基础,而“月”则以月亮的圆缺 (朔望周期)为依据。这样通过看月相就能确定日期,使用非常方便,同时又不破坏季节的变化规律。因 此,农历既非“阳历”,也非“阴历”(阴历以月相变化为基本依据进行制历,为多数伊斯兰国家采用), 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日月黄经相等)的日期定为初一,一年定为12个月。由于月亮的 朔望周期(月相从“望”至“望”)大约为29.53059天,因此,农历就有月大(30天)和月小(29天)之 分。1年合计约为354天或355天。这样农历的“年”就和公历的“年”相差了大约11天。为了避免这种时间 差的累积,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采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处理月份与季节的对应关系。一般在19年中大约 要设置7个闰月。如何设置闰月呢?这和我国古代创造的24节气有关。24节气是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的总 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每个月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 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 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排在双数位置的称为中气。由于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大于1个 朔望月的时间,因而在一个月中可能出现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在农历中,月份按中气排定,如 含雨水月份为正月,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如果某一个月份中没有中气,那么该月份就定义为上个月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