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形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代表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平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长城为界、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塬。后来随着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遭受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川、黄土梁、黄土峁)。
东北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黑土。
南北划分的标志
一、秦岭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二、淮河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淮河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流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后又扩建淮河入海道最终引入黄海。淡水资源方面,淮河流域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621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m3,扣除两者相互补给的重复部分,水资源总量为854亿m3,入均占有量为450m3.水电资源方面,淮河流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51万kW,可开发的装机约90万kW,浇溉方面已开发近30万kW.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779. 5万h㎡,实灌面积655. 1万h㎡.其中淠史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8. 4万h㎡.航运方面,全流域通航里程从50年代的1. 2万km增加到了2万km,包括京杭运河苏北段的扩建、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