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上,汉灵帝征调全国各地的精兵分头剿灭,派遣北中郎将卢植征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重点进攻在颍川地区活动的黄巾军。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会,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救助人民,又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拥护,而当下朝廷,人民则早已失去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新天下。
卢植
首先,就卢植来说,应该是这三人中名气最高的一位了。就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公孙瓒和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卢植性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在东汉末年,卢植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因此,对于卢植来说,不仅是学富五车,更具有治理一方的能力。当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文臣武将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陆逊、诸葛亮等人,就是出将入相的人才。而就卢植来说,同样是文武兼备。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卢植担任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
此战,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但是,就在卢植即将消灭黄巾军的时候,却遭到了宦官的诬陷,被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上谷军都山,后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卢植去世。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配享孔子,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在东汉末年,卢植不仅培养了刘备和公孙瓒这两位诸侯,更赢得了袁绍、曹操等诸侯的尊重,并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皇甫嵩
相对于中途被诬陷下狱的卢植,皇甫嵩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战役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在东汉末年,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举孝廉出身,选为茂才,也即皇甫嵩拥有更高的起点。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被汉灵帝封为左中郎将,率兵讨平黄巾之乱,“威震天下”。凭借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皇甫嵩晋升为左车骑将军、冀州牧,册封槐里侯。到任之后,奏请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得罪中常侍赵忠、张让,坐罪免官,降封都乡侯。也即体恤百姓的皇甫嵩,同样得罪了东汉末年的宦官。
等到董卓执掌大权,皇甫嵩也被陷害下狱,经过儿子皇甫坚寿拼死求情,得以保全性命。董卓伏诛后,出任征西将军,诛灭董卓宗族,累任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等职。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去世,获赠骠骑将军。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皇甫嵩在公元195年就去世后,所以,后面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的较量,皇甫嵩这位名将自然没有参与其中。当然,考虑到皇甫嵩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也不愿意割据一方,更不愿意卷入群雄逐鹿的激烈较量中。
朱儁
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相对于出身将门世家的皇甫嵩,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朱儁已经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当时的朝廷大臣。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以右中郎将、持节平定三郡之地,以功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在此之后,朱儁继续讨伐黄巾军,宛城等地重创黄巾军。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在朱儁、皇甫嵩、卢植等人的努力下,黄巾军没有进一步壮大,更没有直接消灭东汉王朝。
中平二年(185年),朱儁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燕。公元189年,董卓执掌大权后,朱儁不想和董卓同流合污,于是逃出京城。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除掉后,朱儁升任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元年(194年),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因故未成行。兴平二年(195年),李傕与郭汜相互攻杀,郭汜扣留朱儁作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烈,即日发病而死。因此,从结局上来看,朱儁并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也即属于愤懑离世的情况。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三位汉末名将告别历史的大舞台后,群雄逐鹿中原,汉室基本上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