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在入关之前,只是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过三百万八旗子弟的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后,虽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炮制了一桩桩荒诞不经、惨绝人寰的文字狱。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便是:满清入关后,通过一系列高明、有效、并且适应社会发展的手段,竟会让三亿汉人甘心臣服276年之久,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四大措施是关键!
清承明制,全盘汉化满清入关后,将农民领袖李自成赶出了紫禁城,从此便开启了由一个偏安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部落到统御九州,教化万民的封建帝国的蜕变。
诚然,在蜕变之初,残忍的杀戮、野蛮的奴化以及适当的笼络成了满清高层维护其绝对统治的必要手段,他们强行让汉人剃发易服,试图以此来严重打击汉族人的民族自信,从而让其从骨子里认同满洲的正统地位。
但后来他们发现,血腥野蛮的手段只能招致天下汉人的齐心对抗,如若长期这样执政下去,势必会在根本上动摇满清的统治根基,因此,狡黠的满清统治者决定改变对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柔化措施,很好地缓和了与汉民族百姓尤其是汉士族阶层的关系。
在满清之前,曾经有两个超过百年的时期,汉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一个便是魏晋南北朝的北中国,五胡乱华后,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百姓便长期处在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奴役压迫之下,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底层百姓动荡不安,一些北方世家大族也因此而迁居南方。
而到了公元十三世纪,强大的蒙古部落崛起,在草原英雄铁木真的带领下,他们的铁蹄横扫整个欧亚大陆,成为本时期最强大的东方帝国。
自蒙元建立后,汉族百姓便长期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蒙元统治者有意识地将整个社会分成四个阶层,而人口总数占绝对优势的汉族则处于社会最底层,尤其是先前南宋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人,其地位是最为低下的,形同猪狗,卑贱不堪!
这样就势必导致蒙元统治基础是相当薄弱的,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何出身卑贱的朱元璋振臂一呼,便可让天下英雄争相归附,最终让拥有庞大疆域的蒙元帝国仅仅统治中国九十多年,便迅速走向没落!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乃是一句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满清政府在经过一番血腥屠杀后,便很快知晓了这样一个道理,因此,他们迅速改变残酷手段,开始慢慢接受沿用了两千年之久的儒家治国理念。
首先,在制度上,占据明帝都紫禁城的满清皇族,几乎百分百地照搬明朝制度,无论是官僚体系还是教育模式,几乎与明朝同出一辙,并没有产生多大变化。
如:在入关之前,“议政王大臣会议”原本是满族最高权力机构,但随着满清统治疆域的扩大,皇太极便效仿明制,参汉酌金,特别设立了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以适应时代的统治需要。
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又承袭明朝内阁制,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并设立大学士,完全照搬之前明朝的行政职责。此外,清朝还承袭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对于百官们呈递上来的各种建议,全体内阁成员共同草拟出一个批复意见,然后再交给皇帝审阅定夺,此种制度让国家治理高速增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社会得以安定,走向繁荣。
其次,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清朝也与伦理丧失的元朝有着本质区别,它很好的继承了明朝的立嫡立长规则,最大程度保证皇权永不旁落,到了雍正时期,又改良式地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承袭制度的权威性,合法性,也成功解决了储权问题。
开科取士,重用汉人自隋朝以来,便有了让寒门子弟亦有出头之日的科举制度,自此,参与朝政,报效国家不再是士大夫贵族阶层的专利,不少出身卑微的平头百姓也可以通过读书,改变一生的命运。
到了满清入关后,开科取士已经沿用了千年之久,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对此种情况,杀人如麻、血腥暴戾的清廷也不敢将这种先进、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等闲视之。
于是,在顺治三年(1646年),满清举办了入关后的首次科举考试。就在前一年,清军在湖北九宫山伏杀了闯王李自成,次年四月,多铎又在扬州斩杀明臣史可法,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然后乘势南下剿灭残存的南明势力。
此时的大清,四海初平,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巩固皇权,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满清高层十分清楚,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臣服归心将直接决定满清统治的牢固性。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清朝首届科举便呼之欲出了!与明朝一样,满清也将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与殿试,其中,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取前三甲:状元、榜眼、与探花,从形式到内容,几乎与明朝如出一辙。
更有甚者,康熙皇帝规定,将前三甲的名额全部赏给汉人,如此一来,汉人无不欢欣雀跃,备受鼓舞。
汉人有了用武之地,有了奋斗的目标与对未来的期许,自然也就回归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本真状态,对满清的仇视与愤懑程度逐渐降低。
这群操控百姓话语权的读书人一旦驯化,天下和谐安定的氛围便立即呈现出来。
而到了雍正即位后,勤勉的胤禛为了革除积弊,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条便是:满汉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矛盾,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乃至形成了满汉通婚,不分彼此的和谐状态,之前权臣鳌拜大肆进行的“圈地运动”也一去不复返,满汉之间的地位差距也再一次地被缩短。
到了乾隆时期,对于汉文化的普及程度也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乾隆皇帝自己便是汉文化的忠实铁粉,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汉诗,平时练书法,着汉服,还任用纪晓岚为总编纂,编修《四库全书》,极大地促进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尽管乾隆朝是实施“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期,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在此期间受到了精神上与肉体上的双重伤害,但不得不说,相比于以往,乾隆初、中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呈现出四海升平,文化昌盛的鼎盛局面。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在满清统治中国的前、中期,为了赢得民心,确实在经济上给予了平民百姓很大的优惠力度。
入关后的首任皇帝顺治,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八年时间,但却持续替百姓减免赋税达六次之多,每每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清廷也能及时拨发赈灾粮。
以清代粥赈举例,官府会主动开设粥厂,用栅栏将男女间隔区分开,从而让粥厂秩序井然,消除了多年流民争抢的积弊。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每到岁末,苏州便要“煮赈”一个月,这是建立在多种赈济方式上的额外福利,极大的扩大了救济灾民的范围。
嘉庆时期,人们根据以往的赈灾经验,理论性地将赈灾经验编入了国家修订的档案之中,在《大清会典》卷十二中,就替赈灾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分门别类,清代救灾、备荒措施为:“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清朝的赈灾方式可以分为蠲免、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可谓一心为民,以人为本。
开疆拓土,抵御外藩在满清的前中期,骁勇善战的八旗兵曾经为创造一个稳定繁荣的局面,用胯下的战马与手中的大刀震慑了觊觎中华的外藩强敌。
康熙皇帝曾亲征噶尔丹,与沙俄决战尼布楚,收复台湾,拓展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疆域。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又接连对外用兵,先后发动了平定大小金川、大小和卓、击败缅甸等十次大型战役,这便是让乾隆皇帝十分自负的“十全武功”。
虽然乾隆有些夸大其词,但这些战役的胜利却为清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像蒙受奇耻大辱的宋朝,偏安一隅,丧失领土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然而,也正是由于乾隆的骄矜自大,时时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才使得满清后期遭受了西方凌虐,造成了丧权辱国的可悲局面。
结语满清,本是一个区区三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部落,但他却能抓住历史的机遇,主动融入、接收、改良中华优秀文化,使得它竟能统治中国长达276年之久。
满清十二位皇帝,近乎无人是暴君庸主,他们通过全面汉化、开科取士、轻徭薄赋、开疆拓土等有效方式,为自身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因为:“……,负心多是读书人”!
其实没有汉化,汉人从不闭关锁国,也不过度开放
杀怕了